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和教育数字化转型,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4-2025学年秋冬学期首次探索“AI+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改革通过“数字人授课+学习应用+案例教学+AI一点通”四位一体的教学设计和创新举措,实现AI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内涵式发展。
一、数字人授课,革新教学方式
在超星公司的技术支持下,课程组以任课教师为原型打造“AI德法老师”,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与法律》《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两大主题展开专题授课,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伦理与法律挑战以及其在思政课中的应用前景,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以及大学生法治素养等内容。
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与法律》是课程组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点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的原创专题内容。该专题不仅讲解了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展,重点探讨了算法偏见等伦理问题以及数据隐私等隐私权问题,剖析了侵权纠纷、责任归属等法律风险,还详细展示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流程和应用实例。
二、学习应用,激发探究潜能
在“学习应用”模块中,课程组设定同学们以人工智能辅助完成研究性学习,并在使用过程中引导同学们辩证看待人工智能发展给学习带来的积极作用和风险隐患。同学们围绕“萝卜快跑”“脆皮大学生”“搭子社交”“发疯文学”“大学生恋爱价值观”“设计杭州文化游览路线”等主题,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通过“确定主题—细化问题—获取数据—验证信息—数据分析—结论汇总”等步骤开展研究性学习。
同时,积极鼓励同学们反馈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探索更有效的提问技巧,提升实践效果。同学们一致认为人工智能的使用存在文献或数据造假、回答过于笼统且偶尔偏离主题、数据偏见和不全面性、数据隐私隐患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工具在学习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同学们也逐渐摸索出更有效的提问技巧。例如,“BRTR”提问技巧,即明晰背景(Background)、限定角色(Role)、指派任务(Task)和明确要求(Request),提高AI响应准确性。在使用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主、AI为辅”的原则,AI生成的结果仅能作为参考,仍需依靠自身的学术判断和创造性,才能真正保证研究性学习报告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同时,同学们也认识到“AI让加法更容易,但减法更为重要”,需利用AI扩展思路,同时通过提炼与精简信息提升研究的精准性与效率。
三、案例教学,打造原创智能体
课程设置“案例教学”模块,通过精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道德和法律案例编写形成教学案例库,通过课堂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并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与法律挑战。
以“AI填报志愿”案例为例,课程设置了多项讨论和辩论议题,包括潜在伦理与法律问题、相关角色的应对方式,以及是否推广该方式等。在案例教学中,同学们认为AI志愿填报具有数据更新及时、信息全面、节省时间精力等优点,但也存在隐私风险、责任归属不明、透明度不足、准确性和可靠性堪忧以及缺乏个性化等问题。教师引导同学们全面看待AI的应用边界与潜在问题,强调志愿选择需综合考量个人优势、兴趣以及未来人生规划等因素,AI填报志愿可作为辅助工具提升效率,但不应取代人类决策能力。
在案例教学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课程组与超星公司合作,推动案例教学智能体建设——“浙江大学案例教学AI助手”。该智能体包含案例选题策划、素材查找、案例写作、课堂教学模拟以及辩论赛模拟等多种功能,为“案例教学”模块提供了丰富的案例资源和强大的技术支持。
四、思政一点通,关注个性化学习
由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马建青教授领衔团队开发的“AI思政课一点通”是浙大首批“AI for Education”教研项目重点课题的重要成果。项目基于“构建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伦理和法律规范需要的AI教辅工具”的目标,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大语言模型、检索增强生成和云计算平台等计算机技术应用,开发出应答更高效、回答更精准的思政课领域专有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旨在实现学习助手、价值观导向和高效搜索、精准检索等功能,以弥补目前国内常见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回答用户问题时,其内容生成来源可信度无法确定的不足。这也有助于更好地探索面向未来和符合当代青年特点的新时代AI思政课。
“AI思政课一点通”为每位大学生量身定制专属思政课AI助教,支持课堂教学的多种功能,实现了助学(即时答疑、提供资料、研究参考)、助人(解答思想困惑,提供心理支持)和助研(辅助教师备课、课堂互动和作业指导)的功能。自2024年秋学期起,“AI思政课一点通”已在浙江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所有教学班级中正式推广,覆盖5000余名一年级本科生,成为全国第一个大面积使用的思政课AI垂域专属大模型。它的研制和使用得到了国内专家和同行们的高度评价。该工具还在全国多所高校推广应用,如浙江万里学院有1500余名学生使用。
五、创新探索,赋能思政高质量发展
为了进一步探索课程改革发展方向,课程组于2024年10月组织了“AI赋能思政课教学的实施与改进——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跨校集体备课会,围绕本学期AI赋能思政课教学的实施现状、师生反馈以及未来改进方向等展开深入探讨。会议邀请来自学校宣传部、教务处、超星公司、人工智能专家、兄弟高校同行、本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专兼职教师以及学生代表等五十余名人员参加,共同协商推进教学改革。未来需要多方协同努力,持续深化改革,拓展创新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强师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为思政课教学赋能增效。
同时,为进一步展示和检验教学改革成效,课程组于2024年12月举办了 “浙江大学德法课人机共创作品主题分享会”,全面展示同学们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运用AI创作、学习和研究的优秀作品。活动共征集到318份人机共创作品,涵盖诗歌、歌曲、视频、剧本、书法、绘本等多种形式。最终选出23份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精心编排为7个节目进行现场呈现。分享会生动展现了同学们的奇思妙想是如何借助AI变为现实的,也反映了同学们在使用AI过程中的辩证思考。如《中国心·职业梦:AI赋能的时代追求》讲述了8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运用AI激发创作灵感与潜能的故事。他们借助AI打破了文学、艺术、科学与教育的边界,实现了跨领域的创新探索。在分享会上,同学们还对本学期的教学改革情况进行了反馈,“之前没有见过这种很新颖的上课方式,数字人很新奇有趣”“通过融入AI技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变得生动有趣,这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为培养具备深厚道德法治素养和驾驭未来科技能力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有力支撑”。学校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农业试验站、后勤集团、机械学院等相部门领导参加活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单纯获取知识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了解AI、使用AI、改进AI是每一位时代新人的必修课。本学期浙江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中心创新性推出的“AI+思想道德与法治”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思政课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新样态、教学改革创新的新亮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思政课教学的赋能,不仅能有效减少传统“填鸭式”教学、重复性输出以及机械式育人的弊端,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程参与度,强化提升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字:徐冰娜
图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