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学院动态

铭刻宪法初心,传承法治精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现场教学活动

编辑: 时间:2024年12月10日 访问次数:10

为培育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增强对宪法知识的了解,2024127日下午,靳思远老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周四1-4节班级的182名师生共同前往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图为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牌匾)

历经30分钟的车程,师生一行沿着波光粼粼的西湖步行,绕过片片红叶的枫树林,终于来到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展馆前。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位于北山街历史街区,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草案初稿便是在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起草诞生,成为了中国宪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杭州也因此有幸记录下了宪法的起草过程与祖国的成长历程。

师生怀着崇敬之情,步入陈列馆序厅。毛泽东主席伟岸的雕塑矗立在正前方,左右两侧国家领导人关于宪法论述的浮雕墙庄严肃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在坐像背后的背景墙上,毛泽东主席在来杭州的火车上所说的“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这段话,彰显了宪法制定的重大意义,也见证了杭州与宪法的不解之缘。

(图为师生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展厅)

在陈列馆内,师生沿着历史的脉络,依次参观了各个展厅。从毛泽东主席率领宪法起草小组在此日夜奋战的场景复原,到一份份珍贵的宪法草案手稿、历史照片及相关文献资料,都吸引着师生的目光。会议室里,绿色桌布覆盖的会议桌上整齐摆放着白瓷“政权杯”,仿佛再现了毛泽东主席与其他宪法起草人员热烈讨论草案内容的场景。会客室淡雅整洁的沙发,仿佛还留存着接待重要外宾时的庄重氛围。在毛泽东主席的办公室,世界各地宪法文献、线装书籍、老式台灯、毛笔和电话机等物件,生动还原了当年的工作场景,使在场的师生感受到先辈们为制定宪法日夜操劳的艰辛历程。

(图为志愿者为同学们讲解宪法修订历程)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倾听讲解员讲述宪法草案初稿从起草到完善的全过程,了解宪法随社会历史演进而发展完善的脉络。

(图为师生在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合影)

此次现场教学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与法治教育课。参与活动的师生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宪法相关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自觉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文字:季欣茹

图片:皮一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