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本周三,应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要求,秉持“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梁清华老师带领数百名浙大学子步入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在这里进行一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德法课的现场教学。同学们在这里与中国传统工艺美学和绘画美学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深入探索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观念和美学价值。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子们首先参观了名为“盛世修典”的四号展厅,游览了山水画境、斑斓世情、人文情致、思想观念四部分展出内容。入馆伊始,讲解员首先介绍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颜色、笔法、装裱形式,并以王蒙《青卞隐居图》为例,与同学们探索了“高远,深远,平远”的中国山水透视美学。随着脚步的深入,同学们共同欣赏了画者笔下的《黄山图》《富春山居图》等名山大川、大江大河;探索了《鹊华秋色图》背后赵孟頫对于中国文化传承的坚守与付出。他与好友周密的传世情谊也让同学们感动不已。
在斑斓世情版块,讲解员介绍生产生活、良辰佳节在内的方方面面。凡此种种,皆入画中:纺织喂蚕、牛羊山村、渔夫樵猎。其中,在《十骏犬图》中,讲解员具体介绍了艾启蒙的异国创作背景,与其将西式油彩中式山水结合的创作技法,是中国古代部分画作中西结合的代表。中国山水,繁而不杂。《货郎图》货郎的担子中装了500多件货品,种类繁多。《山村图》也汇聚各个身份的人物与事件。“把中国画放大20
30倍,也仍然是十分清楚的。”随后的逸兴飞扬进一步地向同学们介绍了文人视角下的生活以及贞操。宗炳的“澄怀观道”的观点也被带入同学们的视野,进一步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特色与精髓。
器物是文化之根基,文化之美,在书画,亦在造物。继四号展厅参观后,同学们又步入了一号展厅,追寻器物背后文明的足迹。天工开物,得观玉器、青铜器、陶器、瓷器等各类器皿。在一众礼器、酒器、青铜纹饰中,讲解员具体介绍了“等级分明、尊卑有序”的造物思想,车马器的“节约”一词也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讨论。陈列的陶器瓷器随着时代发展其做工愈发精美,纹路逐渐丰富。“正是王朝发展与中外文化交流的体现”随后,同学们参观了古法雕塑,佛教艺术的相关雕像,讲解员解释,其中小巧精致可以拿在手里以供参拜的塑像叫手雕,“佛教艺术在中国的盛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雕塑艺术和造型艺术的发展。”上古穴于野处,后之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古建筑以葬品为载体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水井、谷仓,猪圈虽小而全,瓦当数片纹路精致,同学们对此纷纷赞叹不已。
由古入今,为学无际的浙大考古学成了本次游览的最后一站,然而同学们的热情却久久不散。“我们中国的文化真是了不得,我们一定要把文化的接力棒传下去。”一位学子这样反映道。方寸之间,予以万千,通过此次游览,同学们不仅同时发扬了“为学无际、际于天地”的求是精神,做到了学习与实践二者合一,也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深化了对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使命认知与责任担当。本次德法课现场教学不仅为同学们在浙大精彩的学习生活、丰富的校园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以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为同学们在浙大实现人生价值打开了新的思路。当中国青年牢扎文化根,深记民族魂时,我们坚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日可待!
文: 2024级翻译专业周香香
图:蒋佳玥、李灿阳、朱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