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研究生新生始业教育系列专题报告之“学科培养方案介绍和学术规范”在紫金港校区北一教学楼116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报告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代玉启教授主讲。
代玉启老师重点从目标定位、心态调整、培养架构、导学关系以及学术规范五方面进行讲授。
代玉启老师首先倡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成为仰视知识的学习者、平视知识的研究者和俯视知识的批判者,在增强理论性与学术性的同时热爱党和国家,常怀感恩之心。面对“文科无用论”的冲击,代玉启老师要求同学们审视思考、合理定位、步步为营、紧盯目标,量身定制计划方案以实现自身发展。
代玉启老师进一步将研究生的理想心态归纳为怀感恩之心、立凌云之志、定详细计划和借多方资源四个要点。代玉启老师引经据典,对同学们提出庄重自如的要求和学思结合的告诫。毕业论文和阶段性考核是研究生学习生涯的重中之重。对此,代玉启老师要求同学们把握重要节点,注重日常积累,倒果为因,滴水穿石。
为了让新同学更快更好地了解并融入学院,代玉启老师从学院、研究所、导师三个层级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学院负责统筹制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环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等四个研究所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服务全过程的培养;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个人生活和未来发展。代玉启老师将理想的师生关系概括为“学生充分尊重而不盲从老师,老师致力培养自己崇拜的学生”,希望同学们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和处理好导学关系。
关于学术规范的问题,代玉启老师强调守正创新,并谈到四个原则:一是选题规范,选题要与二级学科有关联;二是引用规范,凡用必引,凡引必用,引用恰当;三是方法规范,方法与研究要有契合性,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学习与运用至关重要;四是写作规范,远离抄袭和人工智能代写,述、评、论缺一不可。
最后,代玉启老师以竺可桢老校长“醒时即起”的箴言勉励全体新生聚焦主要任务,以量变达成质变。始业教育是研究生阶段的“抽穗拔节期”,代玉启老师的报告高屋建瓴,帮助同学们扣好研究生阶段的第一粒扣子。
新闻中心
图片:张雨萌
文字:杜汶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