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学院动态

寒假社会实践 | 深学细悟强党性 凝心铸魂建新功

编辑: 时间:2024年02月07日 访问次数:10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寻红路 铸红魂”社会实践团队,经过前期充足准备,分赴晋、冀、鲁、豫、沪、滇等省市,前往沂蒙革命纪念馆、黄崖洞兵工厂旧址、石家庄解放纪念馆、刘长胜故居、德宏州博物馆和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地研学,以扎实的调研探寻“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信仰,用生动的采访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八路军的故乡 子弟兵的摇篮”

寒假期间,我前往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敌后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开展实践调研。黄崖洞位于山西省黎城县东崖底镇下下赤峪村的深山之中,目之所及,是陡峭的山壁和满目的黄红色岩石。194111月,依靠这里“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雄关险要,抗日战士们以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绩打败了日本侵略者。通过大量的史料和实地见闻,我了解了黄崖洞兵工厂不仅生产了大量的武器弹药,还培育了一批军工技术人员,为华北地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如今,黄崖洞已经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血战到底、不畏牺牲的、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独立、民族复兴自强不息,不懈奋斗。作为一名青年学子,重走革命之路让我进一步加强了对党史的了解和对党性的锤炼,坚定了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的决心。

2023级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  刘冰燕


 “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

寒假期间,我前往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的沂蒙革命纪念馆,开展主题为“争做沂蒙精神的守护者传承者践行者”的实践调研。沂蒙纪念馆以“沂蒙精神”核心思想为陈展主线,通过影视资料、雕塑、场景复原、声光电等多种直观形式、高科技手法展示了沂蒙革命历史。我在参观调研中了解到,沂蒙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华东解放区的政治和军事指挥中心,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和新中国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为“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它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争做沂蒙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自觉践行者,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学子的光荣责任与使命。

2023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  苏翔


 “当好大别山精神的新时代传人”

寒假期间,我走访了现居河南省信阳市的一位老党员、老军人张世远。他是在党五十多年,曾是雷锋团工兵五连的一名战士。在访谈过程中,张世远回忆了当年在雷锋团援老抗美的经历。张世远描述说,雷锋团援老抗美的历史曾是一段鲜为人知的隐秘历史,他当时不能向包括亲属在内的任何人透露去向。张世远还讲到当时在老挝热带雨林中开路面临的诸多艰难,痛惜当年牺牲的战友。尽管面临着很多艰险和困难,但他们背靠祖国和人民的支持。张世远还回忆了当时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给援老筑路全体同志的慰问信。谈到慰问信,他拿出雷锋源退役官兵学雷锋联合会编写的纪实书,翻到慰问信那一页,逐字阅读:“你们不愧为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战士”,“同志们,你们所担负的援老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

讲完当年在雷锋团的故事,他还拿出2021年老挝驻昆明总领事馆颁发的雷锋团援老抗美作战50周年的纪念章,他说他是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也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军人,他在热带雨林里修筑的那条路,是他毕生难忘的那条路。

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  赵云瑶


 “燕赵儿女多壮志 太行铁骨铸忠魂”

寒假期间,我来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石家庄解放纪念馆参观学习。石家庄,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采取攻坚战术夺取的第一座大城市。纪念馆分为“石门风雨路”“开国第一城”“筑梦石家庄”三个部分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实物,以及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生动形象地还原了石家庄解放的光辉历程。我认真参观展馆内的实物、照片,认真地记录,铭记先辈的英雄事迹。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先辈浴血奋战的艰辛,每一处场景再现,都有着独特的思想教育作用,给我带来了精神力量。作为一名红色城市走出的青年学子,我深感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正是一代代石家庄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的伟大成果。

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吴昊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

寒假期间,我来到上海市静安区愚园路81号刘长胜故居进行实践参观。刘长胜故居在解放战争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局的秘密机关旧址之一,也是刘长胜同志1946年至1949年在沪从事地下革命斗争时的居住地。在这段时期,刘长胜夫妇住在二楼,而一楼则用作理发铺和裁缝铺,以掩护地下工作。故居内使用仿红木家具,写字台上还摆放着一只“增你智”牌收音机,这些物品都见证了当时的革命历史。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然而,这幢建筑中的共产党人所书写的历史是不能被忘却的。今日,刘长胜的革命精神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参观活动,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坚定了我们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2022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  丁逸琪


 “血肉铸就的抗战生命线”

寒假期间,我前往云南省德宏州博物馆和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开展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对馆内展陈资料的阅读和与讲解员的交谈,我了解到滇西南地区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其中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滇缅公路的开辟过程——为打通国际交通线,滇西20万民众自备干粮工具,风餐露宿、肩挑锄刨、劈山开路、过水架桥、日夜奋战,仅用9个月,便以血肉之躯于19388月打通一条全长1146公里的滇缅公路。滇缅公路开通以来,在南洋华侨帮助下,从19388月至19424月共向国内输送了45万余吨抗战物资,极大支持了中国抗战。其中1000多名南侨机工献出宝贵的生命,平均每公里牺牲一人。参观虽然结束,但是受到的洗礼与教育仍然震撼人心。战争年代,无数青年点燃星星之火,用生命汇聚起传递信仰的红色火炬;而在当下,我们更应该牢记初心使命,在马研马,为红色精神的薪火相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3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唐可巍


党旗指向的光辉道路,也是我们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革命先烈用鲜血铸就的忠魂,更是我们青年砥砺前行的精神坐标。“寻红路 铸红魂”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将会把本次实践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扎实理论功底,挺膺担当建新功。



图文: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寻红路 铸红魂”社会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