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学院动态

劳育新探索,播种正当时——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求是躬耕”劳动教育进思政课堂正式启动

编辑: 时间:2022年09月29日 访问次数:389

在校园里“承包”一块“责任田”、为物业工作人员拍一支日常Vlog、为食堂设计一个“开放日”方案……这些有趣、有益、有情的活动在浙江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德法”)课上成为可能。2022年9月24日,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求是躬耕”劳动教育进思政课堂启动仪式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在专业实践导师的指导下,来自18个“德法”班的一百余名大一学生与任课老师们一起完成田地开垦、播种、浇水等一系列田间劳动工作。秋分刚过、农耕正忙,为初秋的求是园增添了一抹亮色。

 走进田野,听劳育思政微课

在田垄间举行的启动仪式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劳育思政微课”。首先,浙江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郭文刚结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介绍了学校在探索大思政课建设上所作的努力,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其中做出的贡献,并预祝劳动教育进思政课堂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郭部长希望同学们能在劳动教育“大思政课”中,体会劳动的快乐,明晰青年使命,强化责任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小东对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农业试验站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分享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劳动教育进思政课的前期准备、设计思路和实施计划,期待同学们能在形式多样的劳育活动中感受劳动之美,收获幸福果实。

农业试验站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士良介绍了农业试验站为劳动育人提供的资源支持和服务保障,强调此次劳动教育近思政课堂系列活动的开展既是学校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上好劳动育人思政课的创新探索,勉励同学们在汗水中体会“劳动光荣,创造伟大”。

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小东和农业试验站副站长徐惠荣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郭文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小东为农业试验站张士良老师、徐惠荣老师、金蓉老师颁发“浙江大学马克思思政课劳动教育实践导师”聘任证书。

实践导师金蓉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节“接地气”的基础劳作知识课。金蓉老师生动讲授了农作物外表特征、生长环节以及成熟周期,对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作了具体说明,为同学们示范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醒同学们在劳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这样一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劳育思政微课让同学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劳动、认识思政课,理解劳动教育与思政课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田间劳动的过程,为参与未来一学期的田间劳动活动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挥锄舞锹,种下丰收希望

“理论课”结束后,出席启动仪式的各位领导、任课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挥动锄头,完成田地开垄工作,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在金蓉老师和现场助教的指导下,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认领的“责任田”上种下各类萝卜籽,感受田间劳动的快乐与辛劳。劳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合影留念,记录下团队合作的温情时刻,约定在课余时间常来看看,期待着丰收之日的到来。

未来数周,他们将承包一块地,完成一季耕作,体验一场收获,在专业指导下每周开展至少一次田间管理工作。待到将来成熟时,同学们还将获得他们亲手种下的萝卜去往毕至居等共享厨房完成菜品烹饪。同学们在此过程中将以培育日志形式记录作物长势、培育方法和心得体会,最终以总结报告或视频的形成展现团队实践风采。

    

 合作采菱,“保卫”启真西湖

 9月23日至9月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浙江大学后勤集团在紫金港校区启真西湖开展清理菱角计划。活动每天四场,每场一个半小时。每场活动有20名同学参与,其中10人一组下水捞菱,另外的10名在岸上采菱。同学们换上后勤集团提供的水裤后尝试下湖。由于启真西湖淤泥较多,很多同学刚进入时寸步难行,后勤人员及时对下水的同学们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更快掌握在淤泥中行走的技巧。熟悉工作后,水下与岸上的同学默契配合,高效完成采菱工作,“过多的菱角会污染湖面,能为自己的校园出力我很开心。”清理菱角的劳动实践活动为同学们带来了难忘的劳动体验。

  

 精益求精,延续劳育幸福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农业试验站将签订共建协议,共同探索劳动教育进思政课堂的新模式,力争让更多的同学在劳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同时,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还联合浙大后勤集团,在本学年劳动教育进思政课堂的方案设计中加入了“我与食堂的那些事”“我的饮食我做主”“我与水电的服务故事”“节能浙大”等主题模块,充分利用校园现有劳育资源推进方案落实,极力为同学们带来更具沉浸感、体验感、收获感的劳育“幸福课”“成长课”。劳动教育进思政课堂将在未来不断打磨,努力打造“思政课+劳动教育”的新探索,帮助更多一年级新生种下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种子。

 文字:俞薇|许梦丹

 摄影:胡学如|胡昕宁|张梦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