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学院动态

学术动态|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第15期)

编辑: 时间:2022年06月22日 访问次数:423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不应辜负了这个时代必须以不辍之笔耕“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为此特设立“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栏目分享本学院教师和科研人员阶段性的学术成果以期鼓励理论界的交流和对话

1.重思“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经典命题

作者:刘同舫

期刊:《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

摘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在学界引发了诸多争论,其焦点在于如何理解“哲学家们”的指涉对象、马克思是否放弃“解释世界”的理论诉求以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探讨“哲学家们”的指涉对象理应自觉置于马克思创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学术背景和时代环境进行考察,马克思视域中的“哲学家们”实际上具体指向某一类人;在是否放弃“解释世界”的诉求上,马克思确实舍弃了哲学性质维度的“解释世界”,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哲学认知意义上的“解释世界”;在“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上,要结合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以及哲学观变革的意义予以整体审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对继承与发扬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精神及其价值旨趣具有重要意义。

2.在走好群众路线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作者:刘同舫

期刊:《红旗文稿》2022年第10

摘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求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动力指引,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成果。

3.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逻辑探究与争论评析

作者:刘召峰

期刊:《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5

摘要:我们需要运用具体的历史的思维方式,在“一般社会——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这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中来把握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时,马克思明晰地区分了生产过程的物质要素与社会形式,揭示了资本的拜物教性质,彰显了资本的独特性与历史暂时性。历史发展规律并非外在于人的规律,而恰恰是只有在人的活动中才能存在的规律;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之间并不存在非此即彼或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考察社会发展的“似自然性”问题,需要明确哪些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永恒的必然性”、哪些是存在于一些或某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暂时的必然性”。无论“五形态”还是“三形态”的依次演进,都不是马克思所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本身,而只是它的具体表现。

4.马克思社会革命思想的理论阐释及其当代意义

作者:付文军

期刊:《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

摘要:以斗争为生命要素的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在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双重运思中,马克思确证了社会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天下最权威的东西”和“人民权利的法律根据”,同时还回应了工业革命和资本逻辑背景之下反对旧的社会关系和联合的革命行动何以可能的问题。在马克思的致思理路中,他先后聚焦物质利益、异化劳动、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劳动和资本的关系而分别阐发了他的社会革命思想。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思想是与众不同的,它既是革命理念与革命行动、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经济革命与人类解放、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相统一的总体性革命,又是历史地回应时代之问的人民革命。在新时代,我们必须高扬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思想和精神,在理论上肃清消解、否弃、拒斥革命的误识,在实践中继续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

5.马克思新闻出版思想的文本考释及其当代启示

作者:付文军

期刊:《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

摘要:新闻出版工作是马克思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出版实践中,马克思展开了对新闻出版事业的全面省思。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新闻出版在本质上应该是带有“自由的”和“人民的”这样显著标签的。只有这样的新闻出版才堪称人民精神的喉舌慧眼、教育人民的强大杠杆、揭发伪善的神兵利器和无产阶级的舆论阵地。在理论与现实的对勘中,马克思展示了新闻出版工作应该坚守现实性和理想性相统一、人民性和党性相统一、学术性和规律性相统一、批判性和导向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在新时代里,我们发展新闻出版事业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立足国内以及国际的实情,继续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和积极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以此推动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6.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四重阐释及其整合

作者:付文军

期刊:《探索》2022年第3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议题,目前学界主要从四个维度进行阐释。在其特点阐释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达和政治经济学考察,在此基础上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理基础。在其内涵阐释方面,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坚持与贯彻,又是立足中国现实并探索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因而它是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在其逻辑阐释方面,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既是积极回应“时代之问”的科学选择,又是基于世界历史和中国实践的伟大创造。在其价值阐释方面,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学理赓续与民族化的结合,又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积极求索之路,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境界。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走出的一条现代化道路,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现代化的统一体,因而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阐释应是整体性的,既需要在“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与“走自己的路”的辩证统一中理解它的特点、内涵、逻辑与价值等,也需要整体性地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此凸显它的世界历史意义。

7.共同富裕的政治哲学阐释

作者:付文军

期刊《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6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作为一个“总体概念”的共同富裕,它在处理经济事务的过程中内蕴着强烈的哲学追求。共同富裕的政治哲学审思必须以妥善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为核心,在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和三次分配中寻求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正义原则的落实方略,在有力政党、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有爱社会的互动中寻求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平衡。同时,还要在规范和价值之间完成对共同富裕的理论阐释,既要从学理上解构共同富裕的规范性问题,又要在现实中诠释共同富裕的价值性追求。应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交互作用的张力中积极锻造并提炼共同富裕的实践智慧,为早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学理支援,在动态向前的过程中持续开辟共同富裕的新境界。

8.消费的对象性结构与意识形态

作者:包大为

期刊: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

摘要:消费通常被理解为不同主体的物质交换,其出发点是主体的需求和劳动产品,其终端则是需求的满足和发展。然而,市场又不仅仅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也是一种足以激发出新的意识形态的社会环节。要理解消费与意识形态的关联,不能止步于对拜金主义的道德指控,而是要回到消费行为最初的主体性结构中。在消费的一般对象性结构中,主体既是购买者又是销售者。在交换中,商品作为具有有用性的物品,是意志和欲望投射的对象,契合了主体的需求。商品作为消费品,成为消费主体的有机或无机身体,实现了主体与对象的统一。在消费社会,由于一般等价物和商业的中介作用,作为劳动对象的商品与劳动主体相对立。等价原则的普遍化形成了资本逻辑,使得商品成了确认社会身份的符号载体,进而形成了个体化表象的生存经验。

9.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哲学意义

作者:包大为

期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年第4

摘要: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民主,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土壤是经济基础。当今世界,多元的理性对话和公共商谈能够反映社会关系中不同群体的理性和诉求,但是无法超越更不能遮蔽这种社会关系内在的阶级属性和历史属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作为资产阶级统治机制的民主政治实践不断塑造着论证其合法性和必然性的政治哲学,其核心是虚伪的、抽象的政治本体、制度理念和价值规范。今天,相比不断滑向身份政治和集体暴力的资本主义民主,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成就充分印证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真实且有效的权利和正义。全过程人民民主蕴含的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的相统一,塑造了更具共识的社会良序,开辟了更具理性、更加进步、更为优越的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10.从建构到再生产的现代性审美主体

作者:包大为

期刊:《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

摘要:现代美学理论源自现代性的生活范式及其困境。在近代社会早期,理性主义为了捍卫世俗的审美判断的合法性,对自然性和偶然性发起了批判,使得美的概念从外在于理性主体的领域回到主体本身。在启蒙运动时期,政治哲学对美学的介入,一方面使得审美成为了个体自由最为纯粹与现实的领域,另一方面则激发了回归原初人性的浪漫主义对理性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挑战。康德哲学作为美学从近代走向现代的转折点,不仅对主体自因的先天的审美判断能力加以辩护,更是以审美判断为现代人留下了展望主体自由的价值空间。但是,当资本化的文学与艺术逐渐被纳入了市场、知识与权力的再生产结构,抽象主体与形式的美无法再维持其直接性与自明性,而广义上的批判理论则试图揭示艺术再生产的意识形态特征及其对主体强行塑造的现实。

11.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与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卢江;许凌云;梁梓璇

期刊:《政治经济学评论》2022年第3

摘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国面临巨大的生命健康风险,造成世界经济全面衰退,全球GDP增速首次出现负值,人们对未来经济预期普遍悲观。再加上气候变暖、粮食减产、全球债务危机、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世界往哪里去?人类面临怎样的抉择?回答这些“时代之问”需要深刻把握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解析世界经济发展困境的因素,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引导世界经济走向复苏繁荣的轨道。

12.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境遇与理路创新

作者:代玉启

期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年第5

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理论难点,也是常论常新的实践热点话题。青年作为时代发展的晴雨表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其理想信念状况不仅关涉青年自身的成长发展,更关涉党和国家的未来。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环境发生变化,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为此,需深入研究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着力点,构建系统性的理想信念教育框架,将其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和起而行之的自觉担当上,充实青年的精神生活,引导青年用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13.“大思政课”需要“大评价观”

作者:张彦

期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年第2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拓展了思政课建设的视野和格局,为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思政课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建设“大思政课”,要着眼于思政课建设的现状、内涵和问题,探索形成内含课程、教育、社会历史等多个维度的“大评价观”。以“三维评价”指标完善“大思政课”课程评价,以“五教并进”革新“大思政课”教育评价,以“系统观念”推进“大思政课”社会评价,推动构建导向明确、科学有效、系统完善的思政课综合评价考核体系,不断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效。

14.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案例研究的范式与发展

作者:姚明明;王憬忆

期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年第2

摘要: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原则、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具有共性。从管理学科借鉴该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共同诉求。将案例研究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需要构建属于本学科的案例研究范式,在研究过程中矫正研究误区,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新的方法选择。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开展案例研究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但因研究对象的难测量性、研究问题的敏感性和研究内容的隐蔽性对案例研究的品质、理论、伦理提出了挑战。将案例研究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契合学科的研究内容和对象,也要守正自身的研究方法。

15.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逻辑及其内在向度

作者:董扣艳

期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年第2

摘要: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集中表现为媒介逻辑。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逻辑,要处理好“不变”与“变”的辩证关系。“不变”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价值旨归。旗帜鲜明地坚守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是思想政治教育媒介逻辑的核心要义。“变”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条件和存在形式。基于个体数字化生存与交往的现实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行机理。在认识论维度,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逻辑包括价值和技术双重向度。其中,价值向度决定着技术向度的使用立场与发展方向,技术向度也影响着价值向度的作用方式与实际效果。

新闻中心

资料收集及整理:谢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