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学院动态

法制建设,熠耀宵行 ——记思修课堂走进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一行

编辑:zhugechong 时间:2018年12月17日 访问次数:146

为响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丰富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大学生的法制素质,2018年12月13日,18级思修课的46名同学在蔡晓卫老师的带领下,走出课堂,走进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近距离学习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诞生历程。

  1953年12月,毛泽东率宪法起草小组成员乘专列离京来杭,在西湖边用了77个日夜写就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2016年,就在起草小组当年下榻的浙江杭州北山街84号青灰色二层小楼内,开设了全国第一家以宪法为主题的陈列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也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陈列馆分为序厅、复原陈列和主题陈列三大展区。其中,复原陈列馆完整地还原了毛泽东当年起草宪法时的办公场景;主题陈列分为6个单元,以时间顺序理清了宪法制定与实施的脉络。 

在主题陈列区中,同学们发现——我国的宪法建设,确确实实是道阻且长。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到《共同纲领》,从《共同纲领》再到这部《五四宪法》,我国第一部代表着人民利益的正式宪法终于在1954年诞生了。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推进中国法制建设的突破口便在于制定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正因为这次宪法制定意义如此重大,毛主席只随身带了几位工作人员便秘密南下来到杭州。在杭州的77个日夜里,毛主席常常工作到凌晨两点,同时与中央各位领导保持密切联系,讨论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毛主席对于宪法的制定标准非常严格,他认为宪法最重要的是简明而又准确,对于宪法条文只允许有一种解释而不容许有多种解释,在此基础上,他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日夜以继,完成了宪法的三读稿、四读稿…… 

当然,这次宪法制定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意志,更是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产物。宪法草案完成后,毛主席立刻下令公布草案交由人民群众讨论4个月。在这4个月内,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讨论学习宪法的热潮。宪法起草小组也在此期间收到了150万条多的群众意见可以说,五四宪法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体现了人民的意志的一部宪法……也正因如此,五四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全票通过。

而在复原陈列区中,同学们也看到了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记录了毛主席在杭州的工作和生活的情况。其中,有一个有趣的小细节——毛主席热爱登山,闲暇之余爬遍了杭州大大小小30多座山,每当工作人员爬到半山腰便爬不动时,毛主席总爱说:”登山便要爬到山顶,不能走回头路。我想,这不仅是一种登山的意趣,更反映了最高领导人制定五四宪法时,誓要推进我国法制建设将我国从一个人治的旧社会转变为一个法治的新中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和决心。

此行虽短,但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从2017年3月15日,民法总则的通过,再到2018年3月11日,十九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通过,无一不体现着当今中国正在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中不断谱写法治建设的新篇章。了解了《五四宪法》,便也了解了我国的法制基础,作为浙大学子,我们更应思索,如何为新时代中国的法制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1_副本.png


撰写人:18级竺院刘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