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学问的交流、思想的碰撞、知识的共享成为大学课堂新的发展要求。2018年4月8日,在春夏学期每周五修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三个班级的同学齐聚东二-101教室,共同聆听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中心张应杭教授的专题讲座“现时代,马克思主义何以必要?”。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是什么?” 一开场,张老师就引导同学们回归课程的本质,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张老师从自己研究生时代老师的启发说起,以一个“有三十多年马哲学习经历的学习者”身份同大家进行交流与讨论。
张老师是学习者,更是引路人。他拒绝教条式的理论阐述,着眼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接地气”的时政热点或是生活小事、趣事,辅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于十九大报告精神的解读,由浅入深、春风化雨,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在生活中的体现及指导意义。
“真正过时的是‘过时论’本身。”张老师指出,马克思主义从未过时,也不可超越,因为其所针对的、所希望改变的时代,依然不曾改变——资本仍在束缚自由。从曾经轰动一时的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到近乎改变国人生活的阿里巴巴,再到近年新兴的“双十一”等商业化节日,张应杭老师从国际谈到本土,从时事谈到生活,带领大家透过事件探得本质,生动阐明“资本的力量”,说明资本如何影响、约束自由。
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谈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张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冯契先生的“两化说”——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帮助我们“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
何谓“德性”?张教授是这样分析的:德性,是对于一个人的综合评价,它与天性这种与生俱来的特性相对,需要后天培养学习才生成建立起来。分别表现在人与自然(自然观)、人与社会(社会历史观)、人与自身(人生观)三个方面。张老师还谈到几件大学生、研究生因为情感挫折或是科研压力轻生的悲剧,而德性,正是引导人“更好地看待一切的存在”的一种内在的支撑与力量。学习是一种德性,讲求道德、维护人性是一种德性,德性是要人之所以成为人。那么何为方法呢?张教授给出了如下定义:方法,是主体对于客体的工具。以一个比较小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会教你如何排遣妒忌,它会将生物学上的某种特性社会化,从而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但有些人不懂,也不去学会掌握,就酿成了悲剧。可很多人生的悲剧就是人生观的悲剧。
从对于马克思主义时代价值的探讨,到对于其理论魅力的具体阐释,张应杭老师层层深入、循循善诱,在专题讲座的第三块,用一个启迪性问题,引出了新的征程对于当代大学生、对于浙大学子,对于国之栋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肩负者的要求——“如何化理论为德性和方法?”
对于“怎么做”的问题,张老师向大家提出了“三个超越”:个人主义的超越;财富主义的超越;道德虚无主义的超越。名校生投毒事件背后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毒胶囊事件所揭露的是为利润不惜铤而走险的扭曲价值观,人情与良善的淡漠背后是道德的虚无化……张老师将热点话题理论化,又将理论过渡到生活,精彩纷呈。
讲座全程,张应杭老师都非常强调“研读经典原著”的重要性。张老师也在讲座中向同学们推荐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两部延伸阅读书籍。
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马克思主义的“道”,在于言传,在于身教。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三尺讲台之上,他们讲授知识,更将这种“道”外化于莘莘学子,是一种潜移默化与耳濡目染。这一共享的思想盛宴,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对于马克思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青年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收获为人处世的启示,深入思考一种“相处”的状态——该如何与自身相处、与他人相处、与时代相处。
(学生通讯员|彭影彤 曾秋悦 沈劭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