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4日,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主办,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在浙江大学召开。来自全国74所高校的138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宋永华,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雷声,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处处长陈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主持。
宋永华代表浙江大学对到会的领导、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浙江大学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情况,他指出,论坛的召开为浙江大学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供了一次适时的、难得的学习契机,对推动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产生深远影响。
胡坚在致辞中介绍了浙江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有关情况,并指出,浙江是习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习总书记不少治国理政的新理念都可以在浙江找到原点,浙江有很多生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待总结提炼,很多有推广价值的经验有待挖掘完善,期待与会专家学者为浙江的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张雷声代表研究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就阐述了本届论坛主题的内涵,她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灵魂,“三优”发展不仅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以此为基础改变哲学社会科学失语、失踪、失声的状态,而且要处理好学术意识和学术安全的关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学科自觉走向学科自信、学科自强。
陈睿在致辞中强调,未来五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关键时期,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应从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责任担当三方面作出进一步努力,在学术研究上要强化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两个服务”意识,在人才培养上形成良好的学科建设梯队及本、硕、博整体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科精英在党的理论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中的担当作用。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优先、优势、优质发展”,论坛设大会主题发言和分组讨论两个环节。
大会发言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树荫教授主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始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顾问、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张耀灿,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秉公,中共中央编译局原秘书长、研究员、广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杨金海,哈尔滨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晓风,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学俭,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诚,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爱华,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汪青松,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等11位博导教授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分组讨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发展及学科群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国家智库建设”等四个方面开展,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各抒己见,分享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秘书长、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袁银传,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久红,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利生,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英在大会上代表各组分别作了汇报。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占安作大会总结。他指出,本次论坛主题明确、专家云集、学术观点前沿、分组讨论充分、论坛成果丰硕,受到与会专家学者广泛好评。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十年进程的经验和不足的进一步总结,也是为未来十年学科发展的起始,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他进一步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四点建议:一是要尽快制定并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规划;二是要扎实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授权点建设;三是要大力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四是要稳步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
博导论坛是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级别的学术会议。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是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次盛会,进一步加强了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先、优势、优质发展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