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学院动态

比对中文版、德文版和英文版《资本论》,深刻解读第四篇内容

编辑:admin 时间:2016年05月25日 访问次数:1618

     5月24日下午一点半“《资本论》与当代”读书小组第三次活动在我院1016室准时开始。本次学习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共四章内容。这一篇虽然好读,看起来没有太多的难点,但包含的信息量非常丰富。卢江说读《资本论》的学者一般会把这一篇看作是实证的内容,从第十一章的协作、第十二章的分工和工厂手工业到第十三章的机器和大工业,马克思研究资本论的方法即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在这三章中得到了重要体现。对于历史的方法我们读书过程中容易体会到,而逻辑的方法就是全文始终贯穿着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

     《资本论》第三篇讲绝对剩余价值,第四篇紧接着讲相对剩余价值。我们知道经过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对抗和斗争,工人一天工作的时间基本上既定了(8小时工作日),那在既定的工作日长度下,如何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就成为资本家阶级在资本逐利的本性下必然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由此出现怎样减少工人为自己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也就是产生相对剩余价值的问题。第四篇十一至十三章马克思一步步剖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生产的必然表现——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读书会期间,卢江带领师生们就一些经典的句子一起逐字逐句阅读。例如“只有当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扩展到同生产必要生活资料有关的生产部门,以致使属于必要生活资料范围、从而构成劳动力价值要素的商品变得便宜时,一般剩余价值率才会最终受到这一整个过程的影响。” (《资本论 第一卷》中文版本是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371) 卢江解读:这里涉及到用工成本的问题,只有整个社会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格下降时,工人的工资成本才会下降,随着生产必要生活资料相关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般剩余价值率才有可能形成,也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超额利润即将消失。建议可以就整个社会平均剩余价值率的形成和目前工人的用工成本的问题写一篇文章。

      在读第四篇时,大家碰到有争议的地方一同寻找答案,并为最终弄懂问题而欣喜。例如第382页中“社会的劳动生产能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和第387页中“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是一回事吗,还是翻译有问题?对此潘恩荣找出《资本论》电子德文版和英文版第四篇相关语句,大家对照着中文版,有的老师略懂一点德语,经过反复比对,终于明白其实它们是一个意思,中文版翻译还是很恰当的。研究生们也体会到要想真正理解一些疑难句,不误读马克思的原意,利用不同版本尤其是德文版《资本论》进行文本研读是非常有必要的。老师们这种严谨的读书态度也让研究生受益匪浅。

撰写:杨明芳 摄影:王晓梅

德文版资本论.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