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成果展示

《德育人文关怀论》

编辑:admin 时间:2016年05月10日 访问次数:1620

《德育人文关怀论》系王东莉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课题“学校德育的人文关怀价值研究”的最终成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8月出版),是一部从全新角度来深入探讨德育本质的专著。

本专著认为,德育作为人格培育、人性提升和精神建构的一种社会教育实践活动,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积淀的,其教育内容蕴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其实践活动正是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就德育的本质而言,作为“使人向善”的教育活动,它始终追求着一种“应然”理想,创造着一种“可能”的生活。为此,作者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为指导,以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为背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归,深入剖析了传统德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德育要真正深入人心,发挥其应有的建设人本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确立德育人文关怀价值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德育人文关怀的核心功能的思想。本专著中从德育人文关怀的本体价值探讨入手,深刻揭示了德育对于人类精神关怀的独特意义,并通过对德育人文关怀的理念、内容、主体、方法等方面的探讨,建构了一个较完整的德育人文关怀的理论框架。


目录

 

绪论 ……………………………………………………………………………… 1

一、当代国人的精神处境呼唤人文关怀 ………………………………………… 1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呼唤人文关怀 …………………………………………… 4

三、德育的自身发展呼唤人文关怀 ……………………………………………… 6

四、对德育价值定位的反思 ……………………………………………………… 10

 

上篇:德育人文关怀的本体价值探究

 

第一章  德育本质特征与德育人文关怀 …………………………20

一、德育本质特征与人的精神建构……………………………………………… 20

(一)德育及其本质特征 …………………………………………………………20

(二)德育与人的精神建构 ………………………………………………………24

二、德育与人文关怀的内在关联 …………………………………………………36

(一)探寻人文关怀的意蕴 ………………………………………………………36

(二)德育是一种人文关怀 ………………………………………………………38

三、德育人文关怀与德育的有效性 ………………………………………………40

 

第二章  德育人文关怀的真善美价值透视 …………………… 43

一、德育人文关怀的真善美价值关联 ………………………………………… 43

(一)真、善、美的价值内涵及其内在联系 ………………………………… 43

(二)德育人文关怀真善美的价值体现 ……………………………………… 47

二、德育人文关怀的真善美价值功能 ………………………………………… 55

(一)价值与价值功能 ………………………………………………………… 56

(二)价值功能的实现 ………………………………………………………… 59

(三)影响价值功能的主要因素 ……………………………………………… 61

三、德育人文关怀的真善美价值追求 ………………………………………… 63

(一)真善美的价值地位 ……………………………………………………… 63

(二)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 66

 

第三章  德育人文关怀与德性人格塑造 ……………………… 73

一、德育人文关怀视阈中的德性与德性人格 ………………………………… 73

(一)德性探源 ………………………………………………………………… 73

(二)德性“善”的本质 ……………………………………………………… 75

(三)德性与人格的契合 ……………………………………………………… 79

(四)德性人格的构成 ………………………………………………………… 81

二、德育人文关怀与德性人格的三重境界 …………………………………… 84

(一)德性人格之心灵秩序 …………………………………………………… 84

(二)德性人格之人生幸福 …………………………………………………… 88

(三)德性人格之精神自由 …………………………………………………… 92

三、德育人文关怀塑造德性人格 ……………………………………………… 94

(一)激发人的道德情感 ……………………………………………………… 94

(二)启迪人的理性觉悟 ……………………………………………………… 96

(三)引导人的精神自律 ……………………………………………………… 98

(四)完善人的心灵和谐 ……………………………………………………… 100

 

下篇:德育人文关怀的理论建构

 

第四章  德育人文关怀的理念 ……………………………………  101

一、以人为本——德育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 ………………………………… 101

(一)以人为本的逻辑前提 …………………………………………………… 102

(二)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 …………………………………………………… 104

(三)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 …………………………………………………… 107

(四)以人为本的终极指向 …………………………………………………… 110

二、主体建构——德育人文关怀的目标理念 ………………………………… 113

(一)人的主体性是德育的内在依据 ………………………………………… 114

(二)主体的本质属性与主体性的主要特征 ………………………………… 117

(三)德性主体建构是现代德育的关键任务 ………………………………… 120

三、回归生活——德育人文关怀的实践理念 ………………………………… 126

(一)对脱离生活的德育实践的反思 ………………………………………… 126

(二)德育与生活的内在联系 ………………………………………………… 130

(三)德育回归生活的人文关怀意义 ………………………………………… 132

 

第五章  德育人文关怀的内容 ……………………………………  136

一、德育人文关怀内容建构的思想资源 ……………………………………… 136

(一)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理论精髓 …………………………… 136

(二)创造性地转化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 139

(三)合理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人文思想 ……………………………………… 143

(四)不断融入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 ………………………………………… 146

二、德育人文关怀内容建构的逻辑起点 ……………………………………… 149

三、德育人文关怀内容体系 …………………………………………………… 153

(一)关心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 ………………………………………… 153

(二)提升精神品位,丰富心灵世界 ………………………………………… 155

(三)唤醒主体意识,塑造独立人格 ………………………………………… 158

(四)培养伦理情操,完善道德境界 ………………………………………… 159

(五)建构精神家园,确立终极关怀 ………………………………………… 162

 

第六章  德育人文关怀的主体 ……………………………………  165

一、德育人文关怀与受教主体 ………………………………………………… 165

(一)受教主体的德性修养需要 ……………………………………………… 165

(二)受教主体的道德发展规律 ……………………………………………… 169

(三)受教主体的道德接受心理 ……………………………………………… 171

二、德育人文关怀与教育主体 ………………………………………………… 178

(一)德育教师的角色与地位 ………………………………………………… 179

(二)德育教师的人文关怀特质 ……………………………………………… 181

三、德育人文关怀中主体间的互动关系 ……………………………………… 188

(一)前提:主体间的理解和“视界融合” ………………………………… 188

(二)途径:主体间的平等对话 ……………………………………………… 190

(三)目标: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 190

 

第七章  德育人文关怀的方法 ……………………………………  192

一、德育人文关怀模式建构的探讨 …………………………………………… 192

(一)德育人文关怀模式建构思路 …………………………………………… 193

(二)伦理-心理模式建构的基本设想 ……………………………………… 194

二、德育人文关怀对“灌输”的反思与扬弃 ………………………………… 198

(一)“灌输”教育思想与灌输式德育方法的本质区别 ………………………198

(二)超越“道德灌输”是德育人文关怀的内在要求 ……………………… 202

三、充满人文关怀意蕴的德育方法探索 ……………………………………… 204

(一)交往对话法 ……………………………………………………………… 205

(二)情感体验法 ……………………………………………………………… 209

(三)心理辅导法 ……………………………………………………………… 213

(四)审美渗透法 ……………………………………………………………… 218

 

结语 …………………………………………………………………………… 224

 

后记 ……………………………………………………………………………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