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4日晚上六点半,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大讲堂第二讲在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225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大讲堂特别邀请到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盾教授做了以“作为现代性问题的消费社会”为主题的报告,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吕有志教授主持了本次大讲堂,参加报告会的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浙江大学青马学院学员以及诸多对论题感兴趣的师生。五百人的报告厅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很多学生没有位子就坐在过道上。
张盾教授首先对主题报告的选题理由做了现实和理论层面的简要分析,晚期资本主义的本质性特征之一就是消费社会的到来,消费社会直接关联着今天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经验、生活目标和价值理想,并作为现代性批判的最新课题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接下来,又从哲学、社会学角度围绕着“现代性问题”和“消费社会”两个方面展开了具体而深刻的阐述。张教授在论及对现代性问题的态度时,着重提及了批判现代性的“深刻”和“无奈”的两个特点,并且分别用马克斯·韦伯的“脱魅”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做了深度剖析,他认为社会在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深刻代价。张教授用“自我认同”概念引出了今晚报告的第二部分“消费社会”。他认为,消费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决定自我认同,继而成为社会的本质特征。张教授提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转型过程中,消费认同取代劳动认同成为决定价值观及认同感的手段,并从经济学、符号学等角度剖析其形成原因。最后,张教授在谈及消费认同的政治后果时,提出了消费认同标志着人性的下降。
张盾教授从哲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综合视角出发,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保守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这三种现代性批判不同路向的比较,对当代消费社会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揭示消费社会作为晚期资本主义向人类精神和审美领域扩张的最新形式,对当代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人性水准产生的重大影响,指出消费社会的到来在理论上标志着“反现代性与反资本主义”批判精神的严重受挫和未来社会变革目标的无限期推迟。张教授深厚的学术功底、深入的学理分析和风趣的实证举例调动起听众的浓厚兴趣,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报告会之后,在场师生踊跃提问,张教授细致地一一做了解答,并建议学生要学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不断赢得大家的热烈掌声。
(杨洁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