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0-1993年,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 (2)2001-2005年,浙江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3)1999年晋升为浙江大学副教授,2007年增补为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生导师 (4)2012年晋升为浙江大学教授,2013年增补为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博士生导师
| ![]() |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主要学术论文
(1)《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思维及其生态治理》,《国外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2)《怀特海机体哲学的环境思想及其实践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第9期。 (3)《人类理性之“根”和“翼”:论怀特海理性观的两个维度》,《哲学研究》2012年第5期。 (4)On John B. Cobb, Jr.’s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ts Meaning to Sino-Christian Theology. Logos &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A&HCI), 36 (2012 Spring), 215-234. (5)《怀特海的创造性哲学对观念创新的启示》,《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第9期。 (6)《怀特海的和谐范畴及其宇宙论根据》,《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6期。 (7)《基督教的自然神学与人类中心主义》,《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6期。 (8)《怀特海哲学在当代跨学科的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7期。 (9)《论怀特海的教育哲学》,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4年第6期。 (10)《论怀特海有关科学与宗教的观点》,《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7期。
主要学术著作
(1)《过程思想及其后现代效应:科布神学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2010年。
(2)《过程与拯救:怀特海哲学及其宗教文化意蕴》,宗教文化出版,2006年。
主要科研项目
(1)“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RWSK05-1),教育部重大项目,50万元,完成其子课题之一,2008年12月-2013年12月。
(2)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研究”(08JZD0005)子课题之一(2009年至2012年)。
(3)“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浙江大学2011年人文社科自主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5万元,已结项,2011年10月-2012年09月 。
(4)“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马克思与怀特海的比较及其意义”(14MGC02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通过中期检查,10万元,2014年6月——2016年5月。
(5)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现代性的批判和重构:马克思与怀特海的比较及中国意义”(19FKSB055)(2019年开始)。
(6)承担中宣部2020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特别委托项目“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研究”(2020MYB033)子课题之一(2020年开始)。
主要学术获奖
(1)浙江省社科联第二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第十四届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教师优秀成果三等奖 (3)第十八届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教师优秀成果三等奖 (4)第二十届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教师优秀成果论文奖
担任社会兼职
(1)2005-2012年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2)2015任第一届浙江大学文科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