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学院动态

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十九)

编辑: 时间:2022年04月02日 访问次数:197

319日上午八点半,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读书会第十九次读书活动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均苑3521室举办。本次《资本论》读书会的主题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由我院刘召峰教授领读《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百余名师生线上线下同步参与此次读书会。

刘老师着重对《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第十八章“导言”部分进行领读。刘老师指出,在“导言”的第一部分,马克思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说明。马克思概述了《资本论》第一卷的内容,并回顾了《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第二篇的论述逻辑。刘老师强调,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区分了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就是资本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是商品产品,它的决定性动机是生产剩余价值。”在《资本论》第二卷的第一篇和第二篇中,马克思分析了资本的循环和资本的周转。“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既包括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也包括真正流通过程的两个阶段,也就是说,包括全部循环。这个循环,作为周期性的过程,即经过一定期间不断地重新反复的过程,形成资本的周转。”刘老师指出,接下来,马克思阐释了自己的论述方法:在前两篇中,马克思是把单个资本作为社会总资本的一个抽象来看待的;到了第三篇,马克思就要开始考察各个不同的单个资本甚至是各个不同的生产部类的差别,即先前被抽象掉的部分,现在又重新回到了马克思的视野中。马克思阐述了单个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关系,以及单个资本的形态变化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关系,即“正如单个商品的形态变化是商品世界的形态变化系列——商品流通——的一个环节一样,单个资本的形态变化,它的周转,是社会资本循环中的一个环节。”马克思还指出了一般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重大区别。马克思认为,一般商品流通只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资本本身的循环,二是进入个人消费的商品的循环,也就是工人用工资、资本家用剩余价值或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购买的那些商品的循环。刘老师指出,“资本家”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作为资本家的行为,只有当“资本家”手中的货币作为资本发挥功能时,货币才是资本,“资本家”才是资本家。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导言”的第二部分对作为社会总资本的组成部分的各个单个资本的流通过程进行了考察。马克思首先指出,在考察单个资本的周转时,货币资本显示出两个方面:第一是货币资本表现为发动整个过程的第一推动力;第二是由于周转期间的长短不同和周转期间两个组成部分——劳动期间和流通期间——的比例不同,必须不断以货币形式预付和更新的那部分预付资本价值与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本即连续进行的生产的规模之间的比例,也就不同。马克思就其中涉及的生产使用价值的要素和价值的形成要素的区别、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合和各个单个工人积累起来的熟练程度、资本主义的生产与社会的生产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在第十九章中,马克思概述了魁奈、亚当·斯密及之后的经济学家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问题的阐述,对之前需要继承的天才思想和需要批判的思想混淆进行了辩证分析。重农学派认为,“农业是使用人类劳动来生产剩余价值的唯一领域,就是说,从资本主义的观点看,是唯一的真正生产的领域。”为了增进同学们的理解,刘老师还结合陈岱孙所著的《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中的论述,带领同学们详细分析了重农学派的《经济表》。马克思还分析了亚当·斯密的论述逻辑,在此基础上批判了斯密教条,并对亚当·斯密以后的经济学家如李嘉图、萨伊、施托尔希等的思想进行了分析,最终深刻地指出,“斯密的混乱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天,他的教条成了政治经济学的正统信条。”刘老师指出,马克思对斯密的批判,最核心的是指出了根本的逻辑问题,即先有价值创造再有价值分割,价值是收入的源泉,是价值分割为收入而不是收入构成价值,分割为收入的那部分价值只是商品的部分价值。

在第二十章中,马克思从社会生产的两个部类及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中介作用、两个部类的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固定资本的补偿、货币材料的再生产及对德斯杜特·德·特拉西的再生产理论批判等方面对简单再生产进行了论述。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理解第二十章,刘老师首先指出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区分。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自己占有的剩余价值全部作为收入消费掉;扩大再生产则是对剩余价值进行分割,一部分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另一部分用于追加不变资本和雇佣更多劳动力。刘老师指出,马克思将社会总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从而从社会总资本的角度考察再生产和流通。研究社会总资本的流通,必须既分析价值方面的补偿,又分析物质方面的替换。刘老师还带领同学们回顾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论述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的公式。

在第二十一章中,马克思对两大部类的积累进行了分析,并用公式对积累进行了说明。刘老师特别指出,第578页和605页所使用的数据不同,这恰恰说明了《资本论》第二卷的手稿性质。

通过此次读书活动,同学们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有了整体把握,对《资本论》第一、二卷理论体系的建构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积极和老师交流、探讨,收获颇丰。

图文:崔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