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学院动态

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十三)

编辑: 时间:2021年01月13日 访问次数:335

1230日晚,“《资本论》精读会”第十三次读书活动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楼107室举办。本次读书活动精读的篇章是《资本论》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第8至第10小节和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第十五章“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由我院刘召峰教授领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及其他院系学生参与线下读书活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部分师生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与读书活动。


在《资本论》的第十三章第8小节中,马克思详细阐述了大工业所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指出机器消灭了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协作和以手工业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并且把现代家庭劳动纳入现代资本主义生产体制中,这些形式“在大工业的影响下完全变样、解体,变得畸形了”,揭露了资本家“需要在自己手里拥有一支能适应需求的每一变动的后备军”的真实企图。

9小节内容丰富,马克思具体分析了在英国的普遍实行的有关卫生和教育的工厂立法,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按其本质来说,只要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拒绝任何合理的改良”的实质。刘老师由此对比了国内外疫情防控措施的差别,指出以大资本利益至上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疫情期间漠视人民的生命安全,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严防严控,目的是为了保障商品能卖得出去,从而确保大资本家的利益不受损失。

在谈到工厂法的教育条款时,刘老师指出此处涉及到马克思的劳动教育观,马克思是赞同将体力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的,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完全反对过度的体力劳动。马克思还谈到了“亲权的滥用”,指出“正是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通过消灭与亲权相适应的经济基础,造成了亲权的滥用”,生产方式的变革会引起家庭形式的变化,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会引起人自身的生产方式的变化。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即“工人为生产过程而存在,不是生产过程为工人而存在”。

在第10小节“大工业和农业”中,马克思指出大工业的生产给农业带来了双重效果,即提高土地肥力的同时又破坏土地的持久肥力。“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刘老师指出这里的德语“工人”(Arbeiter),应该翻译成中文“劳动者”。一方面,德语“arbeiter”既有“现代工人”的含义也有“劳动者”的一般意义”;另一方面,“工人”是一种特指,而奴隶社会的奴隶、封建社会的农民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劳动者都生产财富,所以“劳动者”的译法更为准确。

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马克思详细论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马克思批判了重农学派、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等的一些观点,指出他们将几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条件与资本主义独有条件混淆了,并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永恒化。在探讨剩余价值的问题时,马克思着重批判了李嘉图“只是寻找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原因”,而真正应该研究的是“剩余价值的起源这个爆炸性问题”,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刘老师对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进行了详细讲解,否定了笼统地用产业划分的方法来区别“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并指出金融业是不属于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领域的,金融服务业的劳动不是生产劳动,利润的真正源泉是产业资本的雇佣劳动者提供的剩余劳动。刘老师区别了生产劳动的三个方面:一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即生产劳动一般;二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即生产商品的劳动;三是“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即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很多非生产劳动具有了生产劳动的外观。马克思有自己的生产劳动体系,生产劳动必须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其中使用价值可以以两种形式存在,其一是活劳动的形式,其二是物化劳动的形式。

第十五章“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马克思在这一章以严密的逻辑体系具体分析了“工作日的长度”、“劳动强度”、“劳动生产力”这三个因素各为“常量”或“可变量”时所造成的不同情况。刘老师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缩短工作日是必然趋势”的可能性,并从分析中国现实的经济出发,指出现在虽然已经具备了缩短工作日的生产力条件,但是进一步缩短劳动时间,还需要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除了对原文的讲解外,刘老师还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体阐述了“股票的本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郎顾之争”、“阶级分化”、“欲望与需求”、“农村集体经济”等热点话题,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同学们继续坚持阅读《资本论》,并做好提前阅读文本的准备。

文字:马甜甜|新闻中心 梁慧

图片:马甜甜|新闻中心 张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