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学院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术工作坊第十八期顺利开讲

编辑: 时间:2021年01月12日 访问次数:517

18日下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术工作坊第十八期在紫金港西区文科组团马院大楼107室顺利举行。本次工作坊邀请学院金一翔老师作主题为“混合方法研究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应用”专题报告、彭鹏老师作主题为“伦理危机与阳明良知学的当代视域”专题报告。讲座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召峰主持,学院多名老师及硕博研究生参与了学习和讨论。

一、混合方法研究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介绍混合方法研究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应用之前,金老师从“自相矛盾、三角互证、阐释之循环”三个方面介绍了使用混合方法研究的缘由。金老师引用了钱钟书的一句话:“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推末以至本,而又探本以穷末;交互往复,庶几乎义解圆足而免于偏枯”,她表示,混合方法研究就是用不同立场去思考问题,以达到偏于圆足的理解。

什么是混合方法研究?金老师指出,混合方法研究是一种不但具有哲学基本假定而且也包含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作为一种方法,它聚焦于单一研究或一系列的研究中,搜集、分析并混合量化与质性资料。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包含了引导资料分析与搜集方向的哲学假定,以及在研究历程的许多阶段,质性与量化取向的混合。

与混合方法研究相关的概念丛林包括实证研究、经验研究、实证主义、思辨研究或概念性研究、循证研究、量化研究、质的研究、实地研究或田野研究。混合方法研究的研究类型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评价研究、行动研究、取向研究五个方面。

随后,金老师对自己博士论文中关于混合方法研究的运用进行了简要介绍。金老师运用了量化、质性方法进行了中小学学校文化评估的模型构建和工具研制,并从价值属性、架构属性、类别属性、工具属性、历时性等多个视角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了其研究的意义。

最后,金老师用“面向田野、面向生活、面向人本身”这句话解释了混合方法研究在思政教育领域应用的可能性。金老师指出,在思政教育领域,田野(field)即课堂;人即教师、学生、行政人员、职工、学生家长、毕业生、社会人士;生活即思政课程中的师生互动、师生心理心态、思维方式、考评机制、物理环境、培养体系、历史沿革、教材内容。金老师认为,混合方法研究不是简单的“访谈加问卷”,而是基于研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针对具体研究问题的一种相对自由灵活的建构和平衡。

二、伦理危机与阳明良知学的当代视域

随着时代的快速变化,传统伦理关系解体、传统伦理哲学解构,伦理关系的建构与认同已经难以跟上其消解的节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何超越道德自我、寻求道德生活的稳定性呢?彭鹏老师带领我们从阳明良知学中寻求内在的解决伦理危机的方案。

彭老师引用《传习录》中的“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以及“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为我们讲述了良知的内涵。

他提出良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良知的遍在性,即良知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外在强加的。二是良知的存在特性是良知独知,即所谓“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处。三是良知的发用特性是当下呈现,即“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开悟,便从明日扩充到底”。总之,良知是无所不在的,良知无知而无不知。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良知没有起处,我们一生下来就有,每个人都有是非判断之心,只不过个体有差异。四是良知的创生性,“良知是造化的精灵”,用德性感润万物、成全万物。

另外,彭老师总结了阳明良知学的三个特点:一是承认道德主体的个体性,二是确认道德主体的创生性,三是肯定道德主体的自觉性。


彭老师提出,良知真面目在当今时代变得难讲,根本原因在于:一是这个时代乃是惟“成功”是瞻的时代,这与古典的作为“成仁”之学的儒学气质形成鲜明反差,成功的代价往往是良知真面目的迷失和“自我”的泯灭;二是这个时代也是一个空前的“道德模糊性”的时代,一方面,相互冲突的道德要求让人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后现代状况下身份认同的多元性与流动性在剧烈变动的时代之中又让宗教文化的认同几乎成了“唯一的没有选择的身份认同”。“认欲作理”“认贼作子”“冒认良知”的现象在当今时代有了新的表现形式。或将一己的私欲冒充为良知,或以神圣的名义宣泄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其极则陷入罪恶陷阱却自以为一出于良知。

彭老师提出阳明良知学的四点意义。一是以良知的生生造化性,弥缝伦理关系的解构与伦理原则的缺失;二是以良知的当下呈现性,弥缝道德主体意识的当下失语性;三是以良知的完满具足性,弥缝道德主体的内在缺陷性;四是以良知的普遍具在性,弥缝人人关系的冲突紧张性。

最后,各位老师和同学就阳明良知学的内涵、产生背景和原因、阳明良知学对现时代的适应性、良知与马克思的阶级观点是否冲突、道德和伦理的关系、伦理的建构路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刘召峰教授指出,我们应以良好的学术态度感受学派间的差异,找寻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

新闻中心

文字:李曼玉|马琪

图片:陈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