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学院动态

垃圾分类深入社区 艺博志愿各显其才 ——记梁清华老师思修课实践育人志愿服务

编辑: 时间:2019年12月17日 访问次数:269

寒来暑往,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中心的梁清华老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点班已经走过了第五个年头。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试点班成员穿上志愿者的红马甲,用实践育人代替钻研课本、用志愿服务代替期末考试,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今年的志愿服务与以往的零散的打游击式的志愿服务不同,集中在紫金港社区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为此,梁老师积极与社区组织、学校机构对接,为学生们提供了紫金港社区垃圾分类现场引导和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的讲解导览两项长期志愿服务机会,帮助同学们在实践中了解生活、服务社会。

梁清华老师在萧山高桥初中做垃圾分类讲座

  为配合新修订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梁清华老师在课堂上普及垃圾分类的具体做法,号召同学推己及人传播垃圾分类意识;在教室外更以专家志愿者身份加入紫金港社区垃圾分类推进工作组,在撤桶并点、定点定时投放和入户宣传方面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决策建议。917日以来,梁老师组织近500名学生在紫金港社区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包括垃圾分类现场引导和入户宣传,其中现场引导志愿者每天出动30人,每周210人次,连续服务6周,计1260人次。每天晚上,学生志愿者穿上红马甲、手拿垃圾分类宣传单,在紫金港社区的各个分类垃圾箱旁伫立,对每一位路过的居民送上微笑与垃圾分类知识。在学生志愿者连续不断的努力下,“垃圾分类”的知识逐渐被业主们铭记于心、外化于行。同时,梁老师鼓励学生志愿者收集居民对垃圾分类活动的改进建议,建立了居民意见反馈机制,使居民们贴近生活的见解成为社区工作中的重要参考,也使学生们树立了“群策群力”的意识。在“居民-志愿者-社区”的互动模式中,学生志愿者作为社区和居民中的纽带,不仅可以向居民们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介绍垃圾分类政策,更可以把居民的意见向社区传达,成为意见的“双向通道”。最终,紫金港社区的垃圾分类正确率从不到40%上升到近80%,效果显著。

学生志愿者在紫金港社区做垃圾分类现场引导服务

  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大西区的建设中,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98日的正式开馆标志着浙江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使初创时期的艺博馆顺利开展工作,9月底,经培训后,梁清华老师组织学生以首批志愿者身份入馆服务。截止1222日即将闭馆之际,学生志愿者连续服务11周,每周20人次,总计大约220人次,为艺博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做出了卓越贡献。展厅组志愿者维护展厅秩序、悉心呵护每一件积淀丰厚历史底蕴的文物,为游客营造良好有序的观展环境;讲解组志愿者钩沉每件文物的历史文脉,从文物资料到背后历史文化再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智慧,讲解史料的同时更传播国家文化自信;机动组志愿者以最诚挚的微笑、最耐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游客,以坚毅不拔的精神对待每一次突发状况。光10月份活跃志愿者中,梁清华老师班级的学生就占91.94%。馆方反映,学生志愿者普遍表现优秀,责任心强。12月初,57名志愿者经考核授牌成为正式志愿者,将长期为参观者提供讲解导览服务。同时,艺博馆也成了学生志愿者的大课堂,提升了学生志愿者的艺术文史修养与服务奉献精神,与艺博馆一起成长是他们的荣耀。

学生志愿者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做讲解导览服务

  无论是教育部的《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还是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与浙江省教工委联合下发的《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施方案》,都强调了学生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与设立合理考核制度的必要性,而梁清华老师“用志愿服务报告代替期末考试”的教学方法就是对此的极好呼应。在期终志愿服务报告中,梁清华老师原则上要求同学们记叙一个月以上的持续性的志愿服务,探讨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初衷、参加志愿服务前的筹备、志愿服务的实施过程与志愿活动取得的结果,以此作为学生思修课程的重要考核依据。这种方式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体现更高要求,不仅可以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更具相关性,更可以让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

  在组织学生做志愿服务的同时,梁清华老师身体力行,经常应邀到社区或学校做垃圾分类讲座;作为杭州市绿马甲志愿者,梁老师常年在植物园、西溪湿地开展公众观鸟导赏和植物认知公益讲解服务,为提升公众的自然保育素养,守护杭州市的森林湿地环境助力。志愿服务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梁清华老师希望在课程结束之后同学们依然有一颗服务的心,未来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某一特定领域做志愿服务,实现志愿服务的精专化。

梁清华老师在植物园做公众观鸟导赏

  在实践中学习、在社会中成长,梁清华老师开创的实践育人活动模式多维度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能力素养,让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们从实践中汲取真知、从志愿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调动了学生们深入生活的主动性,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了新思路。


撰稿:社会科学实验班 1910 窦镕慧

社会科学实验班 1918 张涵


本文转载自《彩虹人生》公众号文章《垃圾分类深入社区 艺博志愿各显其才 ——记梁清华老师思修课实践育人志愿服务》

窦镕慧 张涵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