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不应辜负了这个时代,必须以不辍之笔耕“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为此,特设立“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栏目,分享本学院教师和科研人员阶段性的学术成果,以期鼓励理论界的交流和对话。
1.“人体解剖”与“猴体解剖”的辩证关系论
作者:刘同舫
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3期
摘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形象化地提出了“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经典论断。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将资本主义社会视为研究主体和参照坐标,对前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外在反思。就文本的具体言说语境与核心解释框架而言,马克思运用这一外在反思方法旨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力图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形态演进与变化的内在联系。这一方法不仅包含“通过现在可以理解过去”的思想,还包含“人体解剖”不能代替“猴体解剖”以及“猴体解剖”和“人体解剖”不能相互否定的辩证意蕴。马克思“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方法为追溯历史原相、求索历史规律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指导。
2.论价值规律的历史性
作者:丁堡骏;姚志才
期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3年第1
摘要: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理论是在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规律理论的科学成就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科学革命而建立起来的,理解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理论,关键在于把握马克思商品和价值理论的叙述形式、体现在商品和价值理论中的辩证法以及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但后来的经济学家,或误解了马克思的价值规律,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对于价值规律历史性认识不清的问题。本文在澄清相关误区的基础上对有关见解进行评析,强调了价值规律的历史性。正确认识价值规律的历史性,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人类共同体的历史演进及其21世纪面向
作者:桑建泉;刘同舫
期刊:《青海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
摘要:从历时态视角考察人类步入“一体化”世界之后的共同体演进范式,是在时代变局中廓清人类共同体未来走向的重要逻辑理路。新航路开辟以来,倚靠生产方式的疯狂扩张、等级交往秩序的强制确立和“普世价值论”的霸道推广,资本逻辑打造出人类共同体的资本时代。之后东方世界的普遍觉醒与有力反抗,推动人类共同体进入新的两极对峙时代,资本逻辑的合法性在强力质疑中不断流散。冷战结束之后,人类共同体生发的命运与共趋势愈发强劲并持续至今。当代人类正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检审共同体演进机理进而扬弃资本逻辑,即从生产方式、国际秩序、价值共识等维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人类共同体演进的21世纪面向。
4.党的二十大报告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维度
作者:代玉启;于小淳
期刊:《思想教育研究》2023年第2期
摘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值得不断学习和研究的经典范本。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和定位指向,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站位,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格局视野。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概括、新论断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内容,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运行提供了新思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工作体系、推进话语创新、焕发工作生机具有重要意义。
5.中国共产党青春叙事与时代表达的集中呈现——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
作者:代玉启;董智慧
期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年第6期
摘要: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彰显出鲜明的“青春”气息。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充分把握其中蕴含的青春叙事与时代表达。这一报告充分阐释了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其语言具有典型的青年风格,充分展示了党的“青春”特质;其论述充分展现了青年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团结奋斗、信仰如磐又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象。通过坚持和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多方协同教育引导青年、激发青年自律自强,能够筑牢中国共产党长治久安的根基。
6.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应然、实然与必然
作者:代玉启;刘妍
期刊:《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
摘要:历史主动精神表征历史主体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积极状态。唯物史观既强调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又强调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是一种实践能动性,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成为能够生发真正的历史主动精神的哲学沃土。从应然角度看,历史主动精神以个人、群体和社会为逻辑主体,以生产性主动、建设性主动和创造性主动为逻辑内容,呈现主体性、主动性和历史性的逻辑特征,是从理论逻辑对历史主动精神进行的考证。从实然角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折不挠、不懈奋斗,源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灿烂文明史中贯穿的历史主动精神,源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中激荡的历史主动精神,源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苦难辉煌中迸发的历史主动精神,是从历史逻辑对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现实确证。从必然角度看,弘扬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中国共产党过去取得伟大成就、当下化解风险挑战、未来实现伟大复兴,是从价值逻辑对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求证。
7.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机制创新
作者:代玉启;姚乃文
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摘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永葆青春的关键所在,是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政治底气和政治品格。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具有本质契合性、目标贯通性、方向一致性、联系有机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使命引领机制、理论指引机制、组织领导机制、精神感召机制、制度保障机制持续推动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新时代新征程,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以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引领效力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逆转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8.日本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若干认知
作者:成龙;张乐
期刊:《国外理论动态》2023年第1期
摘要: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和日本两国共同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为开创、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而不懈奋斗,引起了日本学界的高度关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怎样的辉煌成就?中国式现代化又何以成功?中国式现代化有什么突出特点?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提供怎样的经验启迪?对于这些问题,日本学界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诸多观点和看法。系统梳理和分析日本学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对我们开阔理论视野、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9.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劳动及其独特性审视
作者:成龙;陈继旭
期刊:《理论导刊》2023年第5期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劳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对劳动价值的遮蔽,以劳动为主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资本主导现代化的发展和超越,彰显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离不开对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坚持、劳动素质的提升和劳动分配难题的破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以劳动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为依归,不断增进劳动者福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使崇尚劳动成为价值共识。
10.新时代党内集中学习教育的旨向要求与经验启示
作者:张彦
期刊:《人民论坛》2023年第8期
摘要: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思想引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举措。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展的五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把握其时代旨向、政治旨向、人民旨向和实践旨向相统一的内在结构,以及思想引领、学用结合、以上率下、重视实效的原则要求,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五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坚持突出“集中”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形式、不忘“学习”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牢记“教育”是学习教育的重要目的,有助于新一轮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围绕主题、提质增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领导核心。
11.元宇宙的意识形态规训批判——一种阿尔都塞式的分析进路
作者:张彦;杨思远
期刊:《浙江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
摘要:元宇宙描绘了打破现实时空之维、接合虚实二元的“超未来”性社会形态,创造出杂糅现实世界、虚拟世界、拟态世界的多维空间。在朝向元宇宙的媒介发展过程中,“身体-主体”隐喻、实践的“虚拟-现实”隐喻、“自由-规范”隐喻等一系列意识形态隐喻不断生成。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批判考察了社会再生产中诸意识形态“唤问-规训”的实现机制,将其方法论范式导入元宇宙的分析视野中可以发现,元宇宙逻辑下虚拟空间与拟态仿真成为可能,人的主体性沦为了意识形态唤问中非经验的绝对之思、非实在的指称代词和非自我的他性认同;实践活动堕化为了意识形态的技术欺骗、虚拟生产的异化模式和知识劳工的生产之源;自由成为了虚实重叠的空白假象、自在自为的意识悖论和国家机器新形态的规范自觉。破解元宇宙中意识形态规训困境,媒介发展需以人的全面复归与自由解放为最终目的。
12.“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三个前提性思考
作者:张彦;陈炜枫
期刊:《思想教育研究》2023年第2期
摘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表述被首次提出。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需要明晰3个前提性问题:一是在“什么是中国化时代化”的思考中明确“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呈现形式,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又深刻回应时代之问的理论创新方向;二是在“什么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考中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三是在“为什么行”的思考中明确“两个结合”和“六个坚持”是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奥秘,是永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规定和重要基础。
13.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议题设置的意义、逻辑和建议
作者:张彦;蒲菁斐
期刊:《思想政治课研究》2023年第1期
摘要:系统、及时、切实地将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是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政课的重大使命和应有之义。教学议题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深入领会、精准阐释二十大精神并将其融入教学议题设置意义重大、十分必要。紧扣二十大精神加强思政课教学议题设置,必须把握好知识与价值、求同与求异、阶段与连续、具象与抽象等四对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加强一体化典型教学案例的研学和组织、建设一体化思政课教学议题库、健全一体化思政课教学议题机制、以实践教学作为贯通一体化教学议题的有效举措,统筹推进二十大精神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14.《资本论》的历史哲学意蕴
作者:付文军
期刊:《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摘要:马克思是历史哲学领域中的旗帜性人物。在对以“永恒论”为基调的“一般历史哲学”的“批判性拒绝”中,马克思推出了以“发展论”为核心的“批判的历史哲学”。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遵循了哲学服务历史的基本取向,并沿着两条并行不悖的路径稳步推进了他的“历史之思”:一是依托于唯物史观的分析范式,深入物质生产领域探掘了历史的本质与规律,二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武器切近现代工商业实践格局,洞悉了资本主义的前景和命运。据此而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竭力探掘社会历史的根源并展开对资本主导下的经济运行规则和文化道德机制的实质性批判,确证了以生产方式为基础、以人类解放为核心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历史哲学运思路向。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就是一种基于实践的历史性批判,它在回应“时代之问”中完成了关于人类“历史之谜”的哲学思考。这种历史哲学以“世界历史”为基本定向,以“人类社会”为立脚点,实现了对“当代的自我阐明”,开辟了历史哲学的新境界和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方向。
15.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转向及复合特质
作者:付文军
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摘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事实”的中国式现代化,它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寻求的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本原则、以共产主义为最终旨归、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中国特色的实践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与“中国实践”的有机对接,它迅速完成了从“西方”到“东方”、从“注重工业”到“全面推进”、从“外生学习”到“内在创新”、从“顺序串联”到“同步并联”的逻辑转向。中国式现代化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底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面型的现代化,是“物质”和“精神”双丰收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兼顾中国利益和世界发展的科学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内蕴着复合性的辩证特质,它妥善处理了个人和集体、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中国和世界的辩证关系,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指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方案,又是世界人民摆脱贫困和危机并走向更加高级、更加文明的社会形态的有益借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继续推进,人类文明必将迎来新的辉煌。
16.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基于“跨越—稳定—超越”的三维阐释
作者:付文军
期刊:《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道路。“跨越—稳定—超越”的三维阐释框架可以科学地展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又不是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承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时代使命中保证“跨越”之后社会状况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道路,也是在理论和实践的交互中实现“双重超越”并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中国人民创造性地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有效对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典范,是“跨越—稳定—再跨越”的否定之否定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勠力同心共筑美好家园、实现民族复兴的科学道路,也是引领中华民族稳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样板”。
17.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考辨
作者:付文军
期刊:《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3期
摘要: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走向国富民强的科学抉择。基于世界现代化的实践史,可分别从时间、价值和实践三重维度深入挖掘其理论内涵并澄清它与工业化、西方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始终秉承唯物史观的研究范式,展开了对资本现代化的历史性分析和实质性批判,并极富远见地勾勒了未来现代化的情形。马克思的现代化设想在中国得以落实,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结合具体实际探索出了一条带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引领中国人民迈入现代化行列的成功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应对世事变化过程中的睿智之举。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在朝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上,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并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集中力量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开辟新境界。
18.在“内”与“外”的深度交融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付文军
期刊:《国家治理》2023年第8期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历程表明,这既是一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现代化求索之路,又是一条在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交互中不断对外开放的新型现代化之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体现了高超的辩证艺术和辩证智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不仅要系统地把握自立自强和对外开放的关系,还要积极建构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在“中”与“西”、“内”与“外”的辩证张力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共同体的重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审视
作者:严松
期刊:《社会主义研究》2023年第1期
摘要:共同体概念表征着人类对“共同善”美好生活样态的精神追求与现实实践,构成了传统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审视,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消解了共同体的最初样态,而且建构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虚假的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一种超越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制度形式重塑了人类共同体生活的基本样态,形构了习近平共同体思想的话语体系与实践样态,从而在理论上批判了西方式现代化对共同体消解的现实,规避了西方现代化进程对共同体消解导致的种种现代性问题的弊端;在制度上建构了一种共同体的生活方式,满足了人们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社会制度需求;在实践上推动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关系的建构,诠释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共同体向度与价值实践。
20.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的分工理论及其世界历史意义
作者:彭双贞
期刊:《思想教育研究》2023年第4期
摘要: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其分工理论的“诞生地”。特殊利益、共同利益与虚幻共同利益的矛盾是“虚幻共同体”的本质特征,而分工的发展是造成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分离和虚幻共同利益的根源。通过辩证考察个体与共同体关系、批判性呈现共同体虚幻形式、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展开了对分工的前提性反思,确认了分工的文明与异化的双重面向,并提出“消灭分工”的现实道路。只有消解受资本逻辑主导的分工的异己性质,充分发挥分工的历史进步作用,使之成为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普遍交往的桥梁,重建共同利益,才能破除共同体的虚幻形式,建立“真正的共同体”,即“自由人联合体”。在命运互联的现代世界,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世界历史意义在于提示出生成人类真实的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抓手”在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的更为自主、更加公平、更高水平的国际分工体系。
21.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批判路径
作者:余根雄
期刊:《学术交流》2023年第1期
摘要:当今,历史虚无主义呈现出了学术化、理论化怪象,甚至妄图构建一个有牢固哲学根基的虚无主义历史观体系。因此,以哲学的态度深入到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中实为必要。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为这一批判提供了理论基点。现实性是历史的哲学维度。历史的现实表现为历史本质与历史现象的统一,表现为历史规律展开成实体性内容的过程,表现为主客体之合力的结果。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根源就在于历史之现实的“迷失”,主要表征为:历史认识中,非批判的经验主义;历史阐释中,非反思的唯心主义;历史评价中,非客观的形式主义。然而,仅从黑格尔“半科学”的历史观出发还不足以完成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彻底批判。马克思从历史的前提、历史的动力、历史的目的三个维度超越了黑格尔的历史观,从而为科学把握历史的现实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根基。
22.知识转向: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哲学的分裂风险与应对思路
作者:潘恩荣;孙宗岭
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年第2期
摘要:基于经济史视角的机器换人“常识”深藏着技术哲学新的分裂风险。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哲学需要继承现代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纲领的精神,在机器换人“常识”的经济史理解基础上打开“技术黑箱”,引入《资本论》的技术史视角批判和反思机器换人“常识”,进而找到新的认识论和推理逻辑问题,即“机器如何接受并重现人类能力的知识”——技术知识论。借鉴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的思路,技术史与经济史如同技术哲学的“内史和外史”,没有技术史的技术哲学是分裂的,没有经济史的技术哲学是瘦弱的。
23.马克思早期工资理论的构建与拓展——基于1844—1848年经典文本的考证
作者:卢江;郭采宜
期刊:《政治经济学研究》2023年第1期
摘要:工资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既是马克思转向经济问题研究的现实基点,也是马克思构建劳动价值论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质的核心内容。与《工资、价格和利润》以及《资本论》中的成熟工资理论相比,马克思早期工资理论具有二重性特征,一方面它带有较为明显的古典经济学色彩,另一方面它又指出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阶级对抗的矛盾,从而为展开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雇佣劳动与资本》《哲学的贫困》和《工资》遗稿等文本中,马克思着重分析了工资的决定机制、工资的竞争机制、最低工资、工资与经济危机等问题。重新理解马克思早期工资理论,不仅能够客观再现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准确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生成逻辑。
24.技术变迁、平均利润率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2006-2020年290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作者:卢江;郭子昂
期刊:《上海经济研究》2023年第4期
摘要:劳动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指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推导出的劳动生产率公式在数理理论逻辑上囊括了技术变迁、平均利润率与劳动生产率三个指标之间的多种变化关系,技术变迁如果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那它是进步的,反之则是退步的;技术变迁如果导致平均利润率上升,那它是可行的,反之则是不可行的。马克思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认为进步的技术变迁在总体上是不可行的,置盐定理、罗默定理则认为所有的技术变迁都是可行的。为了检验理论的适用性,利用中国290个地级市15年的面板数据对劳动生产率公式蕴含的各种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技术变迁与平均利润率均对劳动生产率有正向影响,且技术变迁对平均利润率存在负向影响,这为马克思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提供了现实支撑。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来说,需要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在促进数字经济转型、改善收入分配效应、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的积极作用。
25.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判断力
作者:赵永帅
期刊:《河南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
摘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的政治判断力。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与政党本身的先进性,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局势关系的新变迁、主动遵循中国与世界发展历史的新进阶、与时俱进开辟指导思想抵御风险挑战的新境界。在准确把握变与不变、历史与当下、理论与现实的关系中,中国共产党以直面问题的分析研判能力、历史主动的把局定势能力和理论创新的自觉自为能力,提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判断准度、政治判断高度和政治判断深度。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继续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增强外交领域的政治主动,担起百年大党的使命与担当,彰显百年大党的胸怀与智慧。
新闻中心
资料收集及整理:谢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