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第十六次读书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均苑3幢521室举办。本次领读的文本内容为《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前两章,由丁堡骏教授、刘召峰教授领读,围绕“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主题展开。百余名校内外师生线上线下参加。
一、马克思在导言中所作的说明
丁老师首先领读了第七篇导言——《资本的积累过程》。第七篇研究的是资本的积累过程,即资本如何从剩余价值产生。导言中马克思把资本运行的外观形式复述了一遍,强调:这里研究积累和再生产是在假定积累可以正常进行情况下进行的。既强调了这种假设和抽象的必要性,又论述了这种假设的合理性,以及在什么场合需要进一步展开来研究。《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积累是把积累当作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分别考察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所呈现出的一些新现象、新特点,从而进一步揭示出资本生产过程的本质。国内外围绕社会主义是否还需进行原始积累以及这种原始积累究竟是何性质等问题展开过激烈争论。丁老师强调,商品形式是资本主义的细胞形式,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发展必然要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只要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那么两极分化则不可避免,因此全盘的市场化是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
刘老师补充道,《资本论》第一、二卷对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阐释中,首先研究的是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还没有对利润、利息、地租具体形式作出区分,第三卷对资本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的阐释中,再对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及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具体形式展开论述。剩余价值一般和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的关系好比做蛋糕与分蛋糕的关系,先做出蛋糕之后才能分蛋糕,即先有剩余价值的生产之后才有剩余价值的分割。马克思之前的经济学家把剩余价值看作自然而然存在的东西,似乎天然地就应该归资本家享有,他们的研究重点从一开始就是怎样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以及在不同的资本家集团之间如何分配罢了。剩余价值一般是剩余价值理论分析的起点,是对一般意义上的剩余价值的概括,是说明各种特殊剩余价值形式的本质与来源的学说。只有抓住了这个最一般的形式,才能准确地说明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停留在某种特殊的转化形式上的研究是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的。马克思所运用的科学抽象法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假设法有着根本不同,也使得马克思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术语革命。
二、简单再生产
刘老师从五个方面对第二十一章内容做了梳理和解读。
第一,要在再生产上来把握生产。生产是一个可持续性的、连续进行的过程。“每一个社会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生产性消费和个人生活消费是有区别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在一年里所消费的生产资料只有在实物形式上为数量相等的新物品所替换,社会才能在原有规模上再生产。供生产消费的产品,就采取的实物形式来说,大多不适用于个人消费。刘老师强调,经济学上关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说法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同时,生产具有资本主义的形式,再生产也就具有同样的形式。
第二,要区分劳动基金和劳动基金的资本主义形式。劳动基金并不是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存在于一切社会生产之中。在一切社会生产制度下,劳动基金都始终必须由劳动者本身来生产和再生产,但是劳动基金的资本主义形式和以往形式都同。徭役劳动下,劳动者也不断再生产自己的劳动基金,但这一劳动基金从来没有采取第三者为换取他的劳动而预付的支付手段的形式。在雇佣劳动中,“工人既生产了我们暂时只看作资本家的消费基金的剩余价值,也生产了付给他自己报酬的基金即可变资本”,“可变资本不过是工人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基金或劳动基金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的表现形式”,其特殊性在于:以货币形式作为工资流回到劳动者手中,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成果的一部分作为工资预付给了工人。我们不仅要区分劳动基金和劳动基金的资本主义形式,还要区分扩大再生产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积累和资本主义积累。同时要明白:资本家是用工人劳动的成果来支付工人的工资,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不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
第三,资本的全部价值都是剩余价值。“撇开一切积累不说,生产过程的单纯连续或者说简单再生产,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以后,必然会使任何资本都转化为积累的资本或资本化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一开始投入的资本并不一定就是剥削而来的,可能是他自己劳动所得,但经过一段时间,他自己劳动所得已经被消费掉了,之后的全部预付资本都是剥削工人所得。资本家之所以认为自己创造了巨大价值,只是劳动的生产力表现为了资本的生产力,集体贡献表现为了作为资本家的个人贡献而已。资本的全部价值都是工人创造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只是用无酬劳动去榨取更多的无酬劳动。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的分离,客观劳动条件和主观劳动力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事实上的基础和起点。
第四,雇佣工人的独立性是一种假象。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一方面保证他们维持和再生产自身,另一方面通过生活资料的耗费来保证他们不断重新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奴隶的命运掌握在他的所有者手里,雇佣工人的命运看似自由,但却是一种假象。“他的独立性这种假象是由雇主的经常更换以及契约的法律拟制来保持的。”同时,“工人阶级的再生产,同时也包括技能的世代传授和积累。”
第五,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是商品生产过程,还是剩余价值和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学界在谈到资本的价值,往往爱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句话:“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其实这和马克思早期思想的不完善有关。“比过去一切世代加起来还要多、还要大的生产力”并非资产阶级,而是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只不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的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所以,这“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才看起来好像是资产阶级“创造”的。“资产阶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是容易迷惑人的假象。为了透视资本世界的假象,我们需要对资本的本性、神秘性质(拜物教性质)进行更为细致的剖析。“工人在经济上的隶属地位,是通过他的卖身行为的周期更新、雇主的更换和劳动的市场价值的变动来实现的,同时又被这些事实所掩盖”。工人并没有真正的选择自由,因为工人需要生存,但他们没有生产资料,不得不依附于资本家。随着商品的不断再生产,资本的剥削、压迫关系也被不断再生产出来。
三、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第二十二章考察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刘老师对每个小节的内容做了重难点梳理和解读。
第一,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马克思在前面阐述了剩余价值怎么从资本产生的,在这一小节则谈了:资本怎么从剩余价值中产生,即扩大再生产。他分析了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并且着重分析了所谓“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转变过程及其原因和实质。简单再生产只有补偿,扩大再生产不仅有补偿还要有追加,不仅要追加生产资料还要追加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使得商品生产得以普遍化,“商品生产按自己本身的内在规律越是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也就越是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我们要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区分开,也要把他们联系起来。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商品生产必须有一定限度。
第二,批判政治经济学关于规模扩大再生产的错误见解。对资本积累的理解,马克思和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很大分歧。马克思批判了斯密、李嘉图把剩余价值向资本的转化仅仅看成剩余价值转变为追加的可变资本和追加劳动力的生活资料而忽视了不变资本的追加。刘老师指出,不管是资本的简单再生产还是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商品价值的构成都是C+V+M,同时可变资本要转化为劳动力才成为生产要素,不能简单说“资本就是生产要素”。
第三,批判“节欲论”。马克思批驳节欲论的核心论点有两条:一是资本家阶级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和活生生的个人,同时有积累和消费两种欲望,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两种欲望有不同表现。二是资本主义财富增长的原因是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用于积累的一部分生产资料本来就不适合消费;同时,在一无所有的地方,靠节约是不能带来任何财富增长的。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自己的资本以维持自己的资本,没有野心的资本家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因此,竞争作为一种外在强制就成为了一种内驱动力。共产主义的实现不能简单通过消灭资产阶级的“肉体”,而是要把人从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刘老师指出,共产主义是更高级的社会形式,是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原则的社会形式,这种社会形式至少包含了三个根本性改变:一是生产资料归联合起来的个人占有的公有制;二是人的全面发展代替和消灭旧式分工下的片面发展;三是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
第四,分析几种同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无关但决定积累量的情况。马克思论述资本积累先从资本关系角度进行说明:资本家占有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且用于扩大再生产,本小节还列举了其他影响因素,如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力、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之间差额的扩大、预付资本的量,以此说明了积累的更多途径。
第五,批判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特别是庸俗经济学家把劳动基金说成是不变的量,把劳动基金的资本主义界限说成是社会自然界限,并且据此反对工人阶级争取提高工资反对剥削压迫的斗争的荒谬理论。
此次读书会,两位老师再次就《资本论》的研读方法作出指导:首先,要明白《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其次,要从整体上把握《资本论》的思想,不能一知半解、断章取义;最后,要树立问题意识,带着问题、批判性地阅读文献,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踏实开展自己的研究。
图文:郭茜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