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学术学科  学术研究  学术新闻

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九)

编辑: 时间:2022年12月09日 访问次数:140

11月1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第九次读书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3幢521室举办。本次领读的文本内容为《资本论》第一卷第三、四章,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练元浩、王珊担任领读人,丁堡骏教授、刘召峰教授作补充,围绕“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主题展开。百余名校内外师生线上线下参加。

 一、货币或商品流通

练元浩领读了第三章内容。他认为,马克思在第一卷前两章已经研究了商品和货币作为社会关系和一定社会性质的物的表现,第三章则将它们作为一种运动和循环过程来加以研究。本章的理论特点为:第一,面向的是货币的现实运动。第二,采用了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事逻辑。这里可比较中西方对货币职能的规定。西方货币经济学认为货币的职能有三种:价值尺度(unit of account)、流通手段(medium of exchange)、贮藏手段(store of value)(参见曼昆《宏观经济学》)。国内高中课本中曾对货币职能概括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参见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而《资本论》中有关货币职能的叙述结构为: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货币(a.货币贮藏 b.支付手段 c.世界货币)。

1.关于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作为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它是价值尺度;作为规定的金属重量,它是价格标准。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金之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它本身是劳动产品,因而是潜在可变的价值。商品价格会围绕着商品价值的变动和货币价值的变动而发生变动,因此马克思强调“绝不能得出结论说,货币价值提高,商品价格必定相应降低,货币价值降低,商品价格必定相应提高”。价格和价值量之间也存在着不一致的可能性,例如奢侈品的价格就可以完全不是它价值的表现。这里,练元浩对比了马克思和黑格尔在方法论上的区别,认为黑格尔哲学是一种从观念到观念、从概念到概念过渡的方法;而马克思则是从实实在在存在的物的现象加以分析和考察的。

刘老师补充道:首先,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不是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衡量的,而是通过一定的货币量来表现的。在商品交换中,作为货币的金的职能就是用来衡量商品的价格。金之所以充当观念的价值尺度,因为它在交换过程中已作为货币商品流通。人的观念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只有已经有了金在流通中实际发挥作用的事实,才能有头脑中金充当价值尺度的想法。其次,为什么商品可以用货币来计量自己的价值?因为商品本身是可以通约的。一切商品作为价值都是对象化的人类劳动,从而本身可以通约,所以它们能共同用一个独特的商品来计量自己的价值,这样,这个独特的商品就转化为它们共同的价值尺度或货币。由此,我们可以批判货币的拜物教性质,这种性质导致人们误以为货币由于自己的自然属性而具备了价值尺度的职能,但这其实是一种因果倒置,实际是特殊的社会关系使得货币具有该种职能。最后,批判了学界存在以对价值规律比较浅薄的认识来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现象。刘老师强调,这种批判是一种不严谨、不成熟的表现。马克思从来没有说过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和价值相等,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已探讨了各种可能的情况:(1)价格可以和价值一致,此时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价格也可以和价值不一致,商品价值、货币价值、供求关系都会影响商品价格。(3)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形式上也可以具有价格,这里价格表现是虚幻的。例如古董的价格就取决于购买者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又如土地的价格被马克思表述为地租收益的资本化。

2.关于流通手段

商品的形态变化要联系总公式:W-G-W来看,这种为买而卖的过程是以占有使用价值为目的的。商品交换过程体现了“W-G-W”的形态变化。第一形态变化:W-G,是商品价值从商品体到货币的一次“惊险的跳跃”。跳跃的可能性是由社会分工导致的。“分工使他们成为独立的私人生产者,同时又使社会生产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关系不受他们自己支配与人的互相独立为物与物的全面依赖的体系所补充。”练元浩认为,这里可以联系《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马克思“三形态论”来理解,马克思的“三形态论”就是以人和物的相互关系为划分标准的,且我们还应注意马克思这里强调的是人与人的相互独立被物与物的全面依赖所补充,而不是代替。金充当货币要求蜕掉原来的使用形式,直接作为人类劳动化身与另一种价值相同的劳动产品相交换。而资产阶级经济学在总公式中没有考虑商品蛹化为货币的过程。第二形态变化:G-W,也是商品最终的形态变化。马克思批判了一种教条:商品流通必定会保持买卖平衡。《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里马克思就“危机问题”谈到,“在单纯的商品形态变化中已经显露出来的危机可能性,通过(直接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彼此分离再次并且以更发展了的形式表现出来。”

货币的流通和商品流通有一定区别。货币不断地离开起点,从一个商品占有者手中转到另一个商品占有者手中,就是货币流通。这里要注意拜物教的假象,即认为是货币的流通决定了商品的流通,实则相反,货币运动只是商品流通的表现。货币之所以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只因为货币是商品独立出来的价值。决定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总量的有三个因素:商品平均价格、数量、同名货币流通速度。所以,需要批驳一个错误观点,即认为流通手段量取决自一国货币材料量。

金在流通过程中,作为流通手段的金和作为价格标准的金偏离了,即铸币的金属存在同它的职能存在分离,那么就意味着可以用其他材料做的记号或用象征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铸币的职能,包括纸币。强制流通的国家纸币是从金属流通中产生出来的,它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它只有代表金量,才是价值符号。

刘老师补充道:商品交换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分工使得人生产的产品具有单一性,需要通过交换来满足人的多种需要。商品交换中表现为物与物的全面依赖和人与人的互相独立,这种独立只是就人身依附关系上来说。“三大社会形态”不能简单说是对人的发展状态的划分。马克思是在人的社会经济关系中理解人的发展的,因此我们需要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而不是抽象谈论人的发展状况。货币的流通手段依赖商品生产交换体系而产生,不能把货币自身的流通看作主动的、自发的。这会导致一种现象形态的颠倒。马克思还谈到:“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私人劳动同时必须表现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对立,特殊的具体的劳动同时只是当作抽象的一般的劳动的对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这种内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态变化的对立中取得了发展了的运动形式。”以货币为中介的生产流通使得商品生产和流通分离,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而促使可能性成为现实的这种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关于货币

当出售商品不是为了购买商品,货币从物质变化的中介变成了目的本身时,货币就“硬化”为贮藏货币。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展,货币的权力增大了,出现了货币贮藏者,通过直接方式或占有金银制品的方式占有货币。货币贮藏具有调节流通领域货币量的功能,“既是排水渠,又是引水渠”。而支付手段是一种债务关系,马克思敏锐地洞察到,“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作为独立的致富形式的货币贮藏消失了,而作为支付手段准备金的形式的货币贮藏却增长了。”信用货币就是直接从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世界货币作为一般支付手段、一般购买手段和一般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执行职能。它的最主要的职能,是作为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世界货币的职能兼具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以及支付手段,其职能的特殊点是货币的国际性。最后,练元浩还对第一卷第一篇内容做了逻辑梳理和总结。

刘老师补充道:货币发挥贮藏手段的作用,使得金银退出了流通领域。支付手段使得商品的让渡和价值的实现产生分离或延迟。同时强调,“世界货币”小节在英文和法文版中标题为“普遍货币”(universal money),意指货币发挥更加普遍的作用。这里还可以理解为,对于货币前几个职能马克思只是在一国范围之内做的探讨,而世界货币是越出国家范围来谈论货币的职能,可以理解为货币在另一个层次的职能表现。

二、货币转化为资本

简单商品流通的目的在于为买而卖,商品转化为货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而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目的则是为卖而买,直奔价值而去。王珊从四个方面对第四章内容做了全面梳理。

1.章节整体介绍

第四章在整书中独立成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奠定了整个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核心线索是:资本流通形式所包含的矛盾以及这一矛盾的解决条件。核心思想是:资本是体现人类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关系的范畴。第四章采用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2.资本的总公式

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作为货币的货币的流通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具有不同形式,可以从运动的次序、运动的起点和终点、运动的中介、运动的目的、运动的内容、运动的限度六个方面对比分析。价值在不同流通形式具有不同特点。在简单流通中,价值所采取的货币形式随着运动结束而消失,而在资本流通中,价值则成为“自动的主体”;在简单流通中,价值表现商品间的关系,而在资本流通中,价值表现出同自身的关系,“最后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多于起初投入的货币。”马克思还提出了“剩余价值”、“资本”范畴,强调剩余价值不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资本决不是自行增殖。针对学界关于“资本的总公式”还是“资本的一般公式”的争论,王珊认为两种翻译都可以,只要都将其理解为抽象意义上资本运动公式即可。

3.总公式的矛盾

总公式的矛盾在于:流通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一般来说资本不会增殖,但却在流通中表现为了增殖。马克思由此从两方面分析了这种矛盾不能在流通中得到解决:等价交换不能解释剩余价值的产生;非等价交换也不能解释剩余价值的产生。但“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究其原因,马克思在下一小节给出了答案)马克思随后还对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批判:批判了孔狄亚克试图把商品流通说成是剩余价值源泉,从而混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肯定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已经认识到流通不创造价值,但斯密和李嘉图因为价值理论的二重性与超历史性而没有意识到矛盾。马克思通过对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分析,由此超越了斯密与李嘉图。

4.劳动力的买和卖

资本增殖的秘密在于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买卖。劳动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独特属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商品的产生与资本的原始积累相关(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劳动者和劳动实现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而非单纯财富的集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性,遵循着产品-商品-货币-资本的发展演进历程。王珊还引用了宇野弘藏和见田石介的相关观点,对学界围绕“货币向资本的转化是否是货币向前发展的必然产物”问题的争论进行了介绍。

刘老师补充道:马克思对货币转化为资本问题的考察,遵循着这样的逻辑。先看到了现象层面:货币转化为资本,流出的货币比投入的货币多,发生了增殖。再对此进行了分析解释: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使这种现象发生,并且这种现象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最后,马克思找到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买卖来说明了剩余价值的源泉问题。劳动力成为商品是一个历史过程,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是历史的产物。从商品到货币的转化是一种必然,但是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却需要外界条件的加入。学术界围绕“商品到货币的转化及货币到资本的转化的异同”问题展开过争论。我们要进一步思考:商品经济发展不等于资本主义发展,是否意味着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就不会导向资本主义?

对此,丁老师进一步补充道:学界存在一种观点,即认为:长期保持商品生产,只要防止了劳动力成为商品,就不会越界到资本主义。但我们要思考:如果长期发展商品生产,是否可以有效做到防止劳动力成为商品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应该广泛阅读了解学界争论,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踏实开展自己的研究。

 图文:郭茜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