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本学期第七次《资本论》读书会在成均苑3幢521室如期举行。刘召峰教授作了题为“经典著作的研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论文的写作——以社会形态、拜物教批判为例”的讲座,丁堡骏教授参与了讨论,近300名师生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本次读书会。
一、摒弃“胡言乱语”与“自言自语”,追求思想自立
刘老师首先批评了“不读经典原著”和“只读经典原著,不了解学术动态”两种错误的研究方式。不读经典著作,就开始写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章,刘老师称之为“胡言乱语”。譬如,有学者把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理解为人看待货币的态度变化,人拜倒在货币的石榴裙下,货币才转化为资本。因此商品拜物教也被理解为人跪倒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这些观点显然都不符合原著的原意,但如果没有认真读过《资本论》及其手稿,就很容易犯这些错误。而只读经典著作,不关注学术动态,刘老师称之为“自言自语”。每年有许多期刊论文,注释只有马列经典著作、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著作或讲话,而没有其他学者的论文或学术观点。博士学位论文也存在类似问题,文献综述里梳理的学者观点,在正文中往往毫无体现。这些文章体现不出与其他学者的对话,也没有参与学术争论,仅仅是在自说自话。
在认真阅读经典著作、参与学术争论的基础上,刘老师希望马院全体同学能够逐步做到思想自立。思想自立只能从参与学术争论中来。刘老师举例说,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生往往以仰望的姿态看待行内专家、资深学者,跟在身后亦步亦趋,很难发现他们的主张、逻辑与论据中的不足之处。而在学术争论中,两位同样资深的专家对于同一问题的可能会持完全相反的观点,两个人不可能同时正确,于是就不得不去比较两个学者观点的差异,以及论证过程中的逻辑严密程度与论据充分程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能发现之前所仰望的专家学者也有思维不严密的地方、论据不够充分的地方和观点错误的地方,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提高思维能力和学术阅历,逐步实现思想自立。
下面,刘老师就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
二、社会形态学说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史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学说存在“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两种看法。五形态”说是指把社会历史发展看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而“三形态”说则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应分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人的自由解放这三大社会形态。
刘老师详细梳理了社会形态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史。1919年5月6日,北 京 《晨报》摘译了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 “社会形态”的论述:“就大体说来,我们可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以现代资本家的生产方法为社会的经济的进化的阶段”。1921年,范寿康先生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全译文,这句话翻译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以及现代资本家的生产方法,把社会的经济组织看作是社会进步的阶段”。不过这些译文都没有提出“社会形态”一词。最早在中国提出“社会形态”学说的,是蔡和森1924年出版的《社会进化史》,这本书概述了野蛮时代、半开化时代和文明时代的人类三大时代之后,还阐述了五种社会形态演进学说:“当氏族制度,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成为人类生产力发展之障碍的时候,也就是他们临终的时候;这种时候现在又轮流到了资本主义的社会,资本主义的大生产,不仅为将来共产主义社会准备了各种必要的经济条件,而且为她自己养成了最大多数的掘墓人——近世无产阶级”。郭沫若最先明确以马克思社会形态来分析中国历史, 1929年,郭沫若所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以原始共产制、奴隶制、封建制的演进为逻辑来研究了中国古代史;范寿康在1937年初的《中国哲学史通论》一书中,受马克思社会形态学说影响,把中国历史划分为原始共产制阶段、奴隶制,封建制、商品经济制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1940年的《社会发展史纲》,解放社1948年编的《社会发展简史》,1949年沈志远先生的《社会形态发展史》,都持 “五形态”说的观点,而这些教科书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运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五形态说”被作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本身得到了广泛的传播。20世纪50年代,虽然我国史学界也有学者认为奴隶社会并非 “必经阶段”,但这种看法难以见容于当时的学界,受到了批判。“文化大革命”后,黄现璠先生重提 “我国没有奴隶社会”,质疑 “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普适性。1979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46卷上册出版,其中有马克思关于 “三大形态”的论述。此后, “五形态说”受到了 “三形态说”的强烈冲击。
刘老师总结到:马社会形态在中国的百年研究传播研究史,经历了由“五形态”传入,到“五形态”被定为一尊,再到“三形态”的提出和争论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与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等人的相关论著在中国的翻译、出版、传播密切相关。
三、有关社会形态的概念考辨
刘老师介绍了关于“经济的社会形态”的三种理解。有学者认为,经济的社会形态中的“经济”,指的是社会的一个内容。1981年,张雅琴对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形态进行了区分,社会形态是从总体上说的,而社会经济形态则是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域。1995年,段忠桥认为,经济的社会形态是指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方式。另一些学者把经济理解为对社会形态的限定,不仅有经济的社会形态,还有非经济的社会形态。1988年,张一冰先生认为私有制出现以后,阶级对抗的社会是经济的社会,而未来社会中经济的社会形态将要被超越。邵滕明确提出了经济的社会形态与非经济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经济的两大发展阶段。还有学者把这个经济的社会形态理解为从经济这个视角来看的社会形态。刘老师认为,无论是五形态还是三形态,都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具体结论。与其围绕这个结论进行争论,不如来追问这个社会形态理论包含了怎样的理论逻辑。这部分内容在刘老师的《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逻辑探究与争论评析》一文中有详细阐释。
学者间的分歧与争论中往往蕴含着学术研究的空间。刘老师认为这些分歧与学者对概念理解的不一致有关。要解决这些分歧,就需要对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社会形式这些核心概念进行考辨。“社会形态”是马克思自创的合成词。地质学家用formation来指称“地层”,马克思借用这一地质学概念来论述社会发展,在formation前加Gesellschaft(社会)合成了一个新词。Gesellschaftsform在中译本中的对应词通常是“社会形式”,Gesellschaftsformation的对应词通常是“社会形态”。
学者对于社会形态的概念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有人把社会形态理解为生产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不包括上层建筑;有人把社会形态理解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不包括生产力,这也是许多教科书的通常观点。还有人认为社会形态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了准确理解社会形态概念,刘老师认为首先要分清“区分社会形态本身的涵盖范围”和“区分各个社会形态的标志”两个不同的问题。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区分经济形态从而是区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否认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属于一定发展阶段的人类社会。因此,刘老师赞同第三种观点,社会形态就是社会的发展形态,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者都是社会的,都有一定时期发展阶段的特征。
刘老师介绍了这篇文章的写作契机。孙正聿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二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马克思揭示了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下的人和人的关系,实际上揭示了存在的利益,建构了马克思主义的存在论。刘老师认为“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人和人的关系”在理解上并不困难,而“人与人的关系为什么以及如何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才是需要揭示的核心难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回答,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还停留在古典经济学的层次,只是把价值理解为“归结为劳动的价值”,而不是理解为“从劳动上升到价值”。只有理解拜物教批判理论,才能认清资本,认清了资本,你才能用这个资本理论去批判其他。
据此,刘老师评价了俞金吾先生的资本诠释学和白刚先生的资本现象学。资本诠释学必须首先把资本诠释清楚,才能有资本诠释其他。资本现象学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运用现象学的还原和批判,抽象出资本的全部现实生活关系。这是对马克思的误读,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把物与物的关系还原为人与人的关系,而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为什么以及如何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五、结语
刘老师鼓励同学:认真研读经典著作,掌握武器;了解相关研究文献,参与争论;思想斗争、理论顿悟,提升思维能力;直面学术难题,确立学术地位。路在脚下!来读《资本论》吧!
图文:杭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