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下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讲堂第44期在线上腾讯会议顺利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郝立新教授应邀作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向度和文化意蕴”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龙教授、代玉启教授和刘召峰教授作为与谈人进行交流。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和进路
郝立新教授从“中国化、时代化”的广义和狭义的内涵开篇,为我们讲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次飞跃的实践基础和文化维度。马克思主义在“两个结合”中实现新飞跃,在于其厚植实践基础、筑牢历史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主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发挥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完成了三件大事,这正说明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实践推进密不可分。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向度
其一,新时代的实践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了深刻阐述,具体表现为三个历史性的“飞跃”和“五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全部实践和理论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结合了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其不竭源泉。
其二,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坚持、运用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中开辟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形成了具有新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哲学思想。贯穿于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都集中体现在“六个坚持”上。在实践基础上坚持的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都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其三,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多维透视。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应当从世界历史理论及其演进过程出发历史地看待;从系统观念,多重维度整体地看待;以面向世界,胸怀天下的视角比较地看待;将普遍与特殊、科学与价值结合起来辩证地看待。郝立新教授从现代化的复杂性、共同性、差异性等多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本质要求。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意蕴
(一)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郝教授讲到,“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内在规律的深刻揭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于,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只有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才能回答好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才能在中国大地深深扎根。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什么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因为二者之间具有高度契合性。郝教授讲解道,其价值观或价值追求蕴含了人民性、人民立场,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把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幸福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虽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土壤和理论基础不一样,但是在价值追求上存在着一致性或共通性。这是二者相契合的基本原因。
(三)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对于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郝立新教授提出了三点方法:一是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三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
(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依据
郝立新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从国外传入并在中国传播后,逐渐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现如今,马克思主义已经深深扎根中国土地、融入现代中国文化,不仅是“形”的结合,更是“神”的融合,达到“形神兼备”或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文化有着高度的契合性。中华文化犹如肥沃的土壤。若脱离此,马克思主义就谈不上“本土化”“中国化”,就不可能被中国大众真正接受。二者相结合的重要基础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和价值诉求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之间具有高度契合性。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郝立新教授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首先,坚持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其次,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智慧,指导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最后,彰显了中国传统哲学智慧,诠释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
在与谈交流环节,与谈人成龙教授、代玉启教授和郝立新教授进行了深度对话。郝教授对参会师生的问题也一一作了详细的回应与解答。
成龙教授以现代世界形成了几种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着手,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立场。中国式现代化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有区别的。英美模式的现代化强调资本主义,苏联模式的现代化强调以国家为主线。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的现代化。成龙教授以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人的具体理论阐述与实践出发,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相关论述。
代玉启教授以郭沫若的《马克思进孔庙》为引,讲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以往更多地是从政治属性、政治思想去思考,但较少从文化的维度去考察。他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作两条水域,在深处高度契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跟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化时代化。我们要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转换,包括话语概念的转换、精神气质的转化等等,促进时代新人的培养。
最后,刘召峰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郝教授严谨的治学风格、开阔的视野和紧跟时代的问题意识给人印象深刻,特别是从实践向度和文化意蕴两个维度深化了与会师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相关重要理论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新闻中心
图文:竺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