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第五次读书会通过线上腾讯会议举办。本次领读的文本内容为《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三、四节,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召峰教授担任领读人,围绕“价值形式及其拜物教性质”主题展开。百余名校内外师生线上参加。
一、商品的二重形式: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
刘老师首先对比了《资本论》不同版本中本部分内容的差异。通行版《资本论》第一篇是第一版《资本论》第一章内容;通行版第一章第三节标题为“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法文版则为“价值形式”;通行版在该章节之前未使用过渡句引出此部分内容,德文第一版中译本中则使用了过渡句。由此,刘老师强调即使版本删去了过渡句,也要学会把握每一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针对该章节内容,刘老师强调首先要思考本章节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
马克思在本章节围绕抽象人类劳动的表现形式问题展开。商品是以使用价值形式出现的,这是商品的自然形式。但劳动产品只具有使用价值这种自然形式还不是商品,只有同时具有了价值形式才成为商品,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使得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现象层面的东西,在价值实体和价值量之外还需要分析价值形式。这里涉及两层意思:首先,在客观历史发展上呈现的是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其次,在理论分析上呈现的是劳动产品自然形式叠加了价值形式才成为商品。刘老师以“男人”与“丈夫”的异同类比“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异同,以此生动强调:价值对象性只能在商品交换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在历史中获得的社会形式,而不是自然形式,所以商品的价值形式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的。对货币形式的起源问题,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没有探究,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独特内容。由此,货币神秘的面纱被揭开。
马克思对价值形式的分析,按照其历史发展逻辑展开,即从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到总合的、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到货币形式。这是遵循商品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结果。
第一,马克思是从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分析开始的。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x量商品A=y量商品B”的式子中。马克思使用分析加综合的方法区分了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指明这两种形式是作为两极相互排斥的。一个商品究竟处于哪种形式,取决于它们在价值表现中所处的地位。马克思先后分别分析了这两种形式。
首先,针对相对价值形式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分析的。商品质同才能比量。对于麻布而言,上衣只是表现自己价值的物,即一个商品的价值不是以自身劳动时间来表现,而是表现在另一个与它相交换的商品的使用上。缝和织本来是不同种的人类劳动,但在等价表现中他们化为了一般人类劳动,凸显了他们作为人类劳动的共同性质。这是一种迂回的、物化的表现。麻布的价值需要上衣的自然形式来表示,价值需要使用价值来表示,抽象人类劳动需要具体劳动来表示。因此,价值形式要放在交换关系中去理解。综上,马克思在这里说明了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简单商品交换等式的前提是:两个商品耗费了同样多的劳动或等量的劳动时间。马克思随后分析了四种价值量变化情况,由此说明“价值量的实际变化不能明确地,也不能完全地反映在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即相对价值量上。……商品的价值量和这个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同时发生的变化,完全不需要一致。”
其次,考察等价形式时,马克思看见了三个特点。即在商品A和商品B在交换关系中:商品A的价值通过商品B的使用价值来表现;商品A的抽象劳动通过商品B的具体劳动来表现;商品A的劳动作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通过商品B的私人劳动来表现。刘老师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的劳动直接就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而生产商品的社会的劳动要作为私人劳动并且相交换才能作为社会总劳动一部分。商品迷惑人的性质在简单价值形式这个初级阶段就已经出现了,此时已经产生了拜物教的观念:误认。他还强调,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看到了价值形式的等同关系,但是由于缺乏价值概念,他没有从价值形式本身看出,在商品价值形式中,一切劳动都表现为等同的人类劳动。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阻碍了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思考抽象人类劳动。揭示价值表现的秘密需要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客观现实条件。这就反映了:经济基础决定观念上层建筑。
再次,在简单价值形式的总体中,马克思再次强调了商品表现形式的二重物:使用价值的自然形式和交换价值的社会形式。商品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矛盾,这种矛盾在商品A和商品B的交换关系中外化了,此后出现了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第二,在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的发展中,刘老师强调了货币是一种社会形式,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固定充当了一般等价物形式,这是社会关系赋予了物社会的属性。
二、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商品神秘性质来源于商品形式本身。刘老师指出,商品的神秘性质不是来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是来源于价值,即不是价值实体和价值量使得商品神秘,而是来源于商品形式本身。劳动产品一旦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了谜一般的性质。人与人的关系通过物与物之间关系表现出来了,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商品A和商品B交换来表现。所以,“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从而把生产者私人劳动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在货币形式的商品交换关系中,处于等价形式且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才成为货币,但表现出来的却是货币本身属性导致它直接就可以与其它物相交换。这样因果关系就被颠倒了。这是现象歪曲地表现本质的表现,这种现象具有迷惑性,以至无法看清本质。
要区分“拜物教性质”和“拜物教观念”。“相反,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现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关系,是同劳动产品的物理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的关系完全无关的。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因此,要找一个比喻,我们就得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做拜物教。”刘老师指出,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拜物教,指的是“拜物教性质”。商品“拜物教性质”和商品生产有关,是商品生产使得劳动产品具有了“拜物教性质”,不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才具有这种性质,而是只要有商品生产就具有商品“拜物教性质”。这种关系导致了创造物对于创造者的独立化。本来是人脑的产物——宗教,本来是人手的产物——商品,对于人来说都出现了独立。刘老师强调,作为错认的“拜物教观念”不等于“崇拜”。拜物教不是人对自己的创造物的崇拜,而是指,劳动产品在商品生产和社会关系中具有的属性,却被错认为是物本身具有的属性,即物不在商品生产中也可以具有的属性。这才是马克思所批判的拜物教。结合自己撰写的论文——《马克思的拜物教概念考辨》《Fetischismus及相关词在马克思著作中的话语变迁》,刘老师对拜物教问题做出了进一步说明,以强调把拜物教问题泛化和窄化都是错误的。
私人劳动不一定生产商品。在商品生产主导的社会,私人劳动需要通过交换才能证明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而通过交换证明自己是社会总劳动一部分的私人劳动才能生产商品。这是也一种迂回的表现,即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表现。由此反映了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的“二重性”: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是总劳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想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
认识拜物教要注意:商品表现了它的客观关系,而不是人的思想关系。因此,人的认识改变不了物的表现形式的社会现实。马克思对商品的理论分析也没有改变商品本身。只有在商品形式获得充分发展后我们才能揭示商品的秘密。拜物教和商品生产是分不开的,没有商品生产,这种神秘性质也不会凸显。丁堡骏老师对此补充:马克思强调了商品经济学的历史性,拜物教时代有拜物教形态的表达形式。“一旦我们逃到其他的生产形式中去,商品世界的全部神秘性,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笼罩着劳动产品的一切魔法妖术,就立刻消失了。”拜物教有助于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这部分内容对马克思主义来说至关重要。
三、在比较分析中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辩证法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在于都把价值归结为劳动。不同点在于:1.马克思追问了什么劳动形成价值,劳动在什么条件下表现为价值。这是根本性的追问,这是一种辩证法;2.马克思探究了劳动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怎么表现的;3.马克思追溯了货币的起源,对货币进行发生学分析。
马克思与黑格尔有共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在于马克思出发点是人类劳动怎么表现自己,黑格尔则是绝对精神怎么表现自己。刘老师指出,学界很多人看到了马克思辩证法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同,但对他们的异关注不够。马克思没有以任何概念作为研究的起点,而是从看得见的现象开始的,再对具体现象进行分析。这和教科书中的叙述有很大差别。我们要在马克思和古典经济学家的继承和批判关系中,要在马克思和黑格尔的继承和批判关系中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辩证法。丁老师补充:这个问题涉及到马克思的研究是从商品概念还是实实在在商品自身出发,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有做说明。要思考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了什么、抛弃了什么。丁老师认为,《资本论》的辩证法应该是马克思自己的辩证法,而不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于《资本论》在方法论上的研究还有很大缺陷,学界可以进一步研究、攻关。
四、有商品经济就有拜物教
针对同学的提问:当今中国社会有没有拜物教存在,刘老师指出,拜物教和商品经济息息相关,有商品经济就有拜物教。要区分商品生产和剥削,有剥削不一定有商品生产,例如奴隶和奴隶主、地主和佃农之间也有剥削;有商品生产也不一定有剥削,公有制单位之间可以有商品交换关系,但在生产单位内部关系却没有剥削,不是劳动力买卖关系。而资本主义则实现了商品生产和剥削两者的统一,资本主义社会是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剥削社会。丁老师补充道:对拜物教的理解要拓宽思路。拜物教的资本形式和一般形式有区别,对资本拜物教还需要有更高的理解。第一卷马克思从最宽广的视野看待商品经济一般,之后才考察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特殊。
刘老师还强调,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前是否存在商品经济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争论。如今,社会主义现阶段还未完全消灭商品经济的基础,所以我们还在利用商品经济,但这和完完全全的商品经济有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前提之下搞市场经济,所以我们强调要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五、总结
最后,刘老师总结道:本次读书会围绕“价值形式和价值带来的神秘性质”展开,这种神秘性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有消灭了它的客观基础才能消灭它。价值是抽象劳动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价值用使用价值来表现,抽象劳动用具体劳动来表现。在这种表现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且处于等价地位的商品好像天然就可以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这种假象让人产生了“拜物教观念”。马克思对这种“拜物教观念”进行了揭示和批判,但是要注意,批判了这种观念,它仍然存在,并不会消失。理论批判的限度,要用社会实践的变革来突破和实现。要改变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才可以改变现状,而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区分了物质内容和它的表现形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历史的、辩证的、批判的。做出这种区分使得他和古典政治经济学有根本区别。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批判是一体的。
图文:郭茜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