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学术学科  学术研究  学术新闻

青年学术工作坊|毛丹:在本土经验研究中自主抽象普适性理论——关于1949-1956年社会组织体系的研究提纲

编辑: 时间:2022年10月08日 访问次数:146

92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术工作坊第28期暨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学术沙龙在成均苑2309室顺利举行。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毛丹老师应邀作“在本土经验研究中自主抽象普适性理论”专题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伏佳佳老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召峰老师作为与谈人分享观点。

毛丹老师就本土经验研究如何做出普适性理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和与会师生进行共鸣性探讨。讲座伊始,毛丹老师阐述了个人研究方向的变化,他始终致力于在经验和理论中找到平衡,在田野、经验和理论研究的工作范围内,构建中国的话语体系,找到普适性的抽象理论。

谈到选题缘由,毛丹老师指出,社会学研究本身就具有从科学中认识研究对象并改良社会的使命。他认为,本土经验和抽象理论并不是天然对立,要把握好理论抽象普适性和对具体经验问题解释度的关系,强调普适性的理论绝不仅仅只能解释该领域的某一问题,要做到既能解释中国本土问题,也能够用于解释其他社会相关问题,最终具备和其他一般理论对话的能力。

随后,毛丹老师聚焦1949-1956年社会组织体系进行本土经验特征研究,从原来的社会组织体系中抽象出对当前社会的实验性研究思路,在本土经验研究当中寻找普适性理论的可能性。毛丹老师以相关档案资料等为范本进行文本分析,观察比较不同时期不同经验和发展过程,看到当前社会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获得对相应启示。

刘召峰老师作为与谈人分享了自己的几点思考和体会。首先,毛丹老师的选题有利于培养青年教师的研究思路,以小见大,具有较强的思想体系;其次,多学科交流可以激活现有专业知识储备,从具体层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形象更加丰满。第三,社会学研究丰富了社会科学领域理论事业,有助于形成社会合力,期待学科融合,助力社会转型。

讲座最后,毛丹老师就青年教师的困惑进行解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关键问题,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中国实践经验相结合,是青年教师在研究当中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次讲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方法和经验上的指导,鼓励青年学者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把握好整体理论关系,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添砖加瓦。

新闻中心

图片:胡昕宁

文字:张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