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不应辜负了这个时代,必须以不辍之笔耕“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为此,特设立“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术成果推介”栏目,分享本学院教师和科研人员阶段性的学术成果,以期鼓励理论界的交流和对话。
1.论“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对“人的解放”主题的开解
作者:刘同舫
期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年第4期
摘要:人的解放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核心主题和价值追求,马克思关于“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的论断是对“人的解放”主题的第一次直接而明确的回应。从“现实的人”的角度来看,马克思重新开掘人的本质问题,把人作为一种关系性范畴以理解现实的“人的世界”,将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编织和重构为人的“意义世界”,由此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彰显出人的主体性和人的“总体性发展”的旨趣。在以人为轴心的世界图景中,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归还于人,才能直抵和彰显人的解放的真谛。青年马克思突破“政治解放”的历史限度,强调将现实个体力量凝聚成消除异己的社会力量,把人的普遍性本质上升为现实性实践,力求达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境。
2.重思“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经典命题
作者:刘同舫
期刊:《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摘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在学界引发了诸多争论,其焦点在于如何理解“哲学家们”的指涉对象、马克思是否放弃“解释世界”的理论诉求以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探讨“哲学家们”的指涉对象理应自觉置于马克思创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学术背景和时代环境进行考察,马克思视域中的“哲学家们”实际上具体指向某一类人;在是否放弃“解释世界”的诉求上,马克思确实舍弃了哲学性质维度的“解释世界”,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哲学认知意义上的“解释世界”;在“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上,要结合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以及哲学观变革的意义予以整体审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对继承与发扬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精神及其价值旨趣具有重要意义。
3.作为话语的个性及其辩证的历史逻辑
作者:包大为
期刊:《哲学研究》2022年第5期
摘要:个性是一个伴随近代化进程而逐渐进入意识形态的话语,经历了不断摆脱偶然性和自然性,进而走向普遍性和社会性的线性进程。在血缘、地缘或宗教等偶然性因素作为主导意识的阶段,个性是权力过剩的统治群体的不自觉的“任性”,其对象是工具化的被统治者的身体和劳动。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阶段,理性与个性成为人格平等的表征,主体被描述为能够通过市场行为和民主政治自由实现其个性的存在。平等和自由作为个性的先验形式,使得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及其合法性得以可能。对于现代无产阶级而言,生产资料的永匮带来了个性的永匮,异化劳动和消费主义造成的虚假个性则又进一步加深了其自身的丧失。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无产阶级正在经历更为彻底的无产阶级化,而虚假的共同体与虚假的个性之间的“共谋”正在辩证地唤醒更为自觉的阶级意识。
4.马克思的自然历史概念:文本厘定与当代意涵
作者:包大为;田重
期刊:《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摘要:马克思自然历史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性、必然性、客观性的深刻昭示,但部分学者对之解读时发生了一定的偏差,即将其主体指涉为资本主义社会,因而有必要对其主体进行明确的界定与澄清。自然历史概念在理论、实践和意识形态批判等多重维度上均具有卓越贡献。在理论上,马克思从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三维向度上运用自然史建构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上,当代马克思主义者以自然史为路标,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支撑,昭示出实现共产主义的逻辑必然;在意识形态领域,当代马克思主义者以自然史展开对社会思潮的学理性解构,实现了对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拒斥。
5.准确把握马克思关于俄国社会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
作者:丁堡骏;吴霞
期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年第7期
摘要:准确把握马克思关于俄国公社和俄国社会可以走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发展道路的基本观点,关涉如何正确理解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关涉如何正确评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与当代社会主义性质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读和分析《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和《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含初稿、二稿、三稿和四稿等)的写作背景、目的与理论核心,可以得出马克思认为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存在着不走西欧资本主义道路而径直走向西欧资本主义社会所趋向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机会,俄国抓住这个机会的必要条件就是放弃继续走1861年开始走的瓦解俄国公社的道路的观点。
6.为资本全球化游说,还是为共产主义宣言?——重温《资本论》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兼与聂锦芳教授商榷
作者:丁堡骏;刘泽
期刊:《政治经济学评论》2022年第4期
摘要:聂锦芳教授的《遭逢危机之际向马克思请益——重读〈资本论〉第一卷〈序言〉和〈跋〉》一文,对马克思原著内容的引用,或者只引用某一个句子的主语和谓语而不引用其宾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结合与之无关的其他内容进行解释;或者引用其完整句子,但是却脱离了其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和条件,同样拿到另外的地方结合其他无关内容予以解释。这样,一方面马克思原著中没有的内容读出来了,相反,另一方面马克思原著中本来就有的甚至是很耀眼的内容,例如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等重要内容读丢了,甚至读出意义完全相反的东西。我们相信,只要尊重科学忠实于文本,我们重温《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就一定能还原出马克思创作《资本论》时的那个波涛汹涌的欧洲工人运动景象,一定会读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结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重温《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必将为我们继续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7.马克思资本积累论的历史辩证法蕴涵
作者:付文军
期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年第6期
摘要: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它不单是一个经济学的理论图式,还详细记录着“资本—政治”的运转逻辑。通过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历史追踪和批判性考察,马克思确证了资本积累机制要将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资本积累过程也是资本权力的弥散过程和资本逻辑的布展过程。资本积累充分呈现了资本权力就是对劳动力的支配权,并以生产为基础搭建了一个关涉到交换、分配和消费等领域的资本主义权力体系。聚焦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围绕劳动和资本这一轴线,马克思揭露了资本积累之中存在的普遍贫困、经济危机、权力对抗和革命反抗等诸多社会问题,继而阐发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向。可以说,马克思的资本积累论有着丰厚的历史辩证法意蕴,它仍是我们批判资本主义和展望人类未来前景的关键性理论资源。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议题梳理与前景展望
作者:付文军;夏晴
期刊:《当代经济研究》2022年第5期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共同富裕”的关注度持续攀升,使“共同富裕”的理论研究得以全面而深刻地展开。回顾既有研究,学者们围绕“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逻辑理路、风险挑战、实践路径、经验启示和意义价值等问题展开了详实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建构了完备的共同富裕理论研究体系,也积极回应了社会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还有效引导了后续的研究工作。与此同时,学界的研究还需要在开拓国际视野、构架微观研究格局和完善测评体系等方面继续努力。立足现实状况,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对接”,全体人民戮力同心定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9.赛博空间人的解放迷雾及其消退——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
作者:张彦;赵馨姝
期刊:《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
摘要:作为在当代的新型存在方式,主体在赛博空间中的存在及其境况,是作为一种人类解放学说的马克思主义需要进行检审并给予回应的重大时代课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那种声称主体在赛博空间中获得了解放或者赛博空间是主体解放场域的观点,只看到了问题的虚幻表象。事实上,赛博空间是主体身心分离后身体缺位的意识自由的场所,这种意识自由本质上是数据中介下的意识的任意性。现实的主体在赛博空间中异化为一种虚拟主体。数据化的虚拟主体的背后实际发挥支配作用的是资本权力,这反映出赛博空间本身异化为资本主义生产工具的现实,并由此产生了相关的伦理难题。对此,应当在赛博空间明确历史唯物主义主体性的基本要求,确立人的感性意识,以现实地吹散赛博空间的解放迷雾。
10.论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道德的客观性问题
作者:张彦;李家祥
期刊:《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8期
摘要:启蒙运动以降,随着传统道德权威的失落和人类主体理性的崛起,事实与价值之间的矛盾造成了道德相对主义的趋向。作为一种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于对各种“永恒真理”的批判,为道德的多样性和流变性提供了支持。但这往往被认为会导致道德相对主义,进而否定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进行道德批判的理论合法性。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虽然符合描述性相对主义的部分特征,却并不接受限制性论题因而不会导致元伦理或规范性的道德相对主义。相反,历史唯物主义可通过将道德的客观性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说明道德变迁的客观规律,以道德进步论的方式支持道德客观主义。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文明
作者:庞虎;蔡亦恬
期刊:《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8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既不是对中华文明的虚无,也不是被中华文明所消融,而是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的互动发展。中华文明催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土壤,巩固了认同基础,丰富了资源支撑,成为马克思主义异域发展的合理性根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索则激发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为中华文明优化了价值取向,强化了使命担当,激发了创新活力,充实了精神内涵,成为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文明的互动发展,应树立起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远大视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重构为首要前提、以中华民族的主体性自觉为核心使命、以人类文明秩序的共融性建构为外部保障,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明意蕴,彰显中华文明的时代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乃至人类的文明进步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12.试论富裕阶层的道德义务
作者:伏佳佳;张国清
期刊:《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富裕阶层逐渐形成,中产阶层不断壮大,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人类历史上,这是社会发展和人权进步的伟大成就。一方面,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阶层的贫富差距有待缩小,相对贫困阶层将长期存在,精准扶贫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中国的富人和穷人都属于人民。富裕阶层和其他阶层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他们不是零和博弈关系,而是互利互惠关系。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富裕阶层有三项道德义务:(1)不得侵害穷人及其他成员的权益;(2)帮助穷人摆脱贫困;(3)先富带后富。帮助穷人摆脱贫困,帮助他人逐步致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向富裕阶层提出的道德要求。富人的财富表面上属于自己,实际上属于国家,最终属于人民。以爱国企业家为代表的富人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社会及其成员应当尊重富人,鼓励他们创造更多财富,为社会和谐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13.全球正义:从书斋哲学到社会运动的转向
作者:伏佳佳
期刊:《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2年第8期
摘要:全球正义在思考和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难题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当代的道德世界主义者提出并发展了全球正义问题的研究内容和形式,建构了丰富的全球正义理论。这些理论包括全球契约主义、全球功利主义和激进世界主义。但是,全球正义存在着实践和行动者的问题,全球正义理论也为此饱受争议。近年来,全球正义运动出现并兴起,成为全球正义重要的实践形式。全球正义运动以基层动员和社会运动的形式唤起了公众对全球正义的理解和支持,增强了全球正义政治上的有效性和动机上的持续性。全球正义在理论和运动之间架起联结桥梁,为全球正义理论阐明行动者问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事实性材料和方向性指导。
14.元宇宙:技术乌托邦与数字化未来——基于技术哲学的分析
作者:董扣艳
期刊:《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8期
摘要:元宇宙是人类关于未来智能社会形态的技术想象,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数字生产力水平发展到更加高级阶段。当前,社会各界关于元宇宙发展前景的认识主要包括技术空想论、技术中介论、技术统治论等,体现出对数字化社会发展前景的担忧。基于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与互动共进关系,元宇宙的智能技术架构将深度改写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信息、人与自我的关系,既可以促进人类解放,也可能使人困于技术囚笼之中。面向未来,元宇宙及其智能技术架构治理的关键在于,尽快确立起一种对人类未来负责的责任伦理,推进数字技术“负责任创新”,避免技术对人作恶,捍卫人的独特性和主体性地位,确保未来智能社会的一切技术创新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类安全和解放的方向发展。
15.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场及批判——兼论列宁对卢森堡等人批判的超越
作者:靳思远
期刊:《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6期
摘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纪之交的世界资本主义呈现新的图景。面对世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伯恩施坦祭出“革新”与“修正”的大旗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体系化修正。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场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资产阶级对工人运动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国际性。这一影响在法国表现为米勒兰主义,在英国表现为改良主义工人自由派,在瑞典表现为布兰亭派,在俄国表现为“合法马克思主义”和经济派。面对这股错误思潮,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森堡、倍倍尔、拉法格、普列汉诺夫等人旗帜鲜明地进行了严肃批判,但卢森堡等人因其批判局限性未能从根本上阻止修正主义的泛滥。列宁以高度的方法论自觉准确把握叙述方法与研究方法;科学定位时代特征,深刻洞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以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高度统一的精神品格更为有力地批判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推向了崭新的列宁主义阶段,为捍卫、特别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
新闻中心
资料收集及整理:谢雨欣
编辑:谢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