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9日下午一点半,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六期教师教学发展论坛在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07室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徽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作主题为“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的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召峰主持本次论坛,马克思主义学院二十余名师生参与。
刘徽老师从张静华撰写的论文《本科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现状及其效果》引入,结合浙江大学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内容,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教师不同的互动行为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存在显著影响。
刘徽老师指出,想要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大脑的三个基本功能,即思维、感受和需求,这三种功能密切相关,三者相互影响。随后,刘徽老师还介绍了拉塞尔的情绪四象限理论,并将教师课堂中对学生的问答类型区分为讨论性问题和诊断性问题、导入型问题、展开型问题、结束型问题,针对每一类问题,刘老师结合教学经验,对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了阐述。针对如何激发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问题,刘老师还介绍了沃尔斯和萨特斯的“替代性反应模式”。
随后,刘徽老师就非结构型合作学习和结构型合作学习互动活动设计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解释。针对非结构型合作学习,刘徽老师提出了“两人轮流说”、“热座提问”、“全学生应答系统”、“问题壳”等互动活动的设计方法。针对结构型合作学习,刘徽老师首先指出小组合作以四到六人为宜,随后,刘徽老师指出了合作学习的四种小组类型:异质小组、同质小组、自愿小组、随机小组。刘徽老师不仅对每一类小组的分组方法作出说明,还通过实例讲述结构型合作学习的多样互动形式。刘徽老师还从现象学角度谈了教育学敏感性,并通过案例进行了生动的剖析。
讲座结束后,刘徽老师与现场师生就新教师如何把握课堂进度、如何应对学生提问、如何看待“分数包”以及小组评分公平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讲座尾声,刘召峰副院长鼓励在座师生,遇到问题要抱着积极开放的心态向专家、同行请教,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教学生涯打造良好的开端。
图文:崔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