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学术学科  学术研究  学术新闻

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十四)

编辑: 时间:2022年01月29日 访问次数:720

18日上午八点半,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读书会第十四次读书活动通过线上腾讯会议举办。本次领读的文本内容为第七篇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河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兴亚教授应邀作题为“资本的丧钟缘何被敲响及剥夺者何以被剥夺?——资本主义积累的总规律和历史趋势”的讲座。

一、总论

许老师首先就本讲的主题“资本的丧钟缘何被敲响及剥夺者何以被剥夺”进行了分析,指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的论断,是在本篇第二十四章第7节“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中提出的。本讲主题“资本的丧钟缘何被敲响”是从资本积累的总规律发生作用的角度来提出的,说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的原因和根据;“剥夺者何以被剥夺”就不再是“剥夺者为何被剥夺”,而是“剥夺者如何被剥夺”和用什么样的社会组织去取代它的问题。

接下来,针对第七篇所涉及的规律和趋势,许老师对“规律”一词进行了辨析。他说,在马克思《资本论》的德、法、英、俄文版中,“规律”(德文Gesetz,法文Loi,英文law,俄文Закон)一词原本都是既可以译作“规律”、也可以译作“法律”等等的。但是在这里,则只应译作“规律”。因为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规律”必须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联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事物本身的逻辑”而不是“逻辑本身的事物”。其次,许老师认为,马克思《资本论》中所说的“规律”一般都会像自然科学中所说的“自然规律”那样,是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加以表达的。所以,这一章中所说的“资本积累的规律”应当译作“规律”而不是“法律”。

随后,许老师就第七篇第二十三章中所说的“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德文Das allgemeine Gesetz der kapitalistischenAkkumulation,英文The General Law of Capitalist Accumulation)谈了自己的理解。许老师认为,本章中所涉及的“一般规律”(德文das allgemeine Gesetz,英文the general law),不是资本主义积累规律的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个别的发展中的那个辩证逻辑意义上的“一般”,而是先分析了资本主义积累中的几个具体规律(可以说二十三章前四节,每节分析的都是一个规律),再加以汇总或综合,得出一个总的结论,从而是资本主义积累的“总规律”,而不是“一般规律”。这样去理解,本章的内容就比较容易被“提纲挈领”地加以理解和把握了。因为在这里,资本主义积累的总规律就是由前面几个“分规律”组成的,并在内容上有了新的规定。

最后,许老师介绍了第七篇的内容和结构,进而指出,第二十三章从量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各个规律和总规律,因而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在本卷《序言》中所说的“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运动的规律”的体现。

二、各节内容分析

许老师首先概括了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各节的内容。本章节分别阐述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条具体规律,第节在总结前条具体规律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积累的总规律节则是这一总规律的例证。

1节“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论述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条规律。马克思首先指出了研究这一规律的意义和关键:“我们在这一章要研究资本的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的影响。在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的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的变化。”其次,关于马克思所提出的资本构成的概念,许老师指出,按照马克思的界定,从价值方面来看,资本的构成是由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或者说,分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总额的比例来决定的,这就是在英文马克思主义研究著作中所说的VCC从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方面来看,每一个资本都分为生产资料和活的劳动力,这种构成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需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来决定的,这也就是在有些英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著作中所说的TCC。二者之间有密切的相互关系。为了表达这种关系,马克思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在有些英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著作中也被简称为OCC。许老师还着重指出:一定不要忽视了马克思自己所做的如下说明,即凡是简单地说资本构成的地方,始终应当理解为资本的有机构成。否则就会像欧美的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学者(例如萨缪尔森等人)那样,把马克思早已阐明了的资本的价值构成与技术构成的区别看作有决定意义的事情,从而陷入这样那样的误区。随后,许老师具体讲解了马克思是如何论证了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时,对工人劳动的需求和工人的生存基金随资本积累的增长而增长的规律,以及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其他条件: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积累规模突然扩大的可能性。马克思在这一节中进一步指出了这一规律的实质,并从对工人阶级的影响、对资本积累的影响等方面进一步指出了这一规律的作用和后果。最后,许老师对本节中比较重要的注释作了解读。

在第二节“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中,许老师指出,本节研究资本主义积累的第二条规律,即题目中所说的“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它的资本主义表现(以牺牲劳动者为代价)。具体说来,马克思是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的。从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对象来看,是研究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的资本积累的规律。从规律本身来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现为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具体来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现为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表现为资本价值构成的提高,虽然可能不成比例;可变资本价值的相对减少并不排斥它的绝对量的增加;资本的积累反映出它与“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系。从导致可变资本相对减少的其他因素来看,马克思论述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及其对于规律本身的影响,以及资本的更新引起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

在第三节“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中,许老师指出,本节研究资本主义积累的第三个规律: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这一规律的前提条件,是前面已经阐述过的规律。由此导致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即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在具体表述上,马克思首先说明相对过剩人口的累进生产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随后指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并具体论述了相对过剩人口与资本主义的产业后备军的关系。许老师指出,马克思在这里附带的阐明了资本主义的产业周期理论,及其与相对过剩人口的关系。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口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接下来,马克思对资产阶级“人口理论”和“工资规律”作出批判。认为资产阶级经济学混淆了“调节工资的一般变动或调节工人阶级即总劳动力和社会总资本之间的关系的规律”和“在各个特殊生产部门之间分配工人人口的规律”。并对“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和所谓劳动供求规律进行批判,指出产业后备军和劳动供求之间的关系。

在第四节“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中,马克思首先指出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形式,包括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和停滞的过剩人口。并指出,“相对过剩人口的最底层陷于需要救济的赤贫的境地。”马克思随后阐释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总)规律,它是由以上几个规律共同发生作用而构成的,所以包含了以上各个规律,加上这些规律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马克思最后批判了对资产阶级经济学与这一总规律有关的各种错误理论。“生产资料和劳动生产率比生产人口增长得快这一事实,在资本主义下却相反地表现为:工人人口总是比资本的增殖需要增长得快。”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实质:“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随后,在第五节中,马克思通过举例论证了资本主义的一般规律。

本次读书会,许老师从第七篇总体内容出发,层层深入,带领同学们剖析了《资本论》第一卷第第二十三章的内容,增进了同学们对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理解

图文:崔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