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学术学科  学术研究  学术新闻

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十一)

编辑: 时间:2021年12月18日 访问次数:874

121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第十一次读书会通过腾讯会议举办。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堡骏教授、高副教授担任领读人,以“剩余价值生产的综合考察”为主题,带领大家阅读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篇的相关内容。

讲座伊始,丁老师结合自身求学经历,说明了自己如何从一位数学系学生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心路历程。一部《资本论》也是一部资产阶级经济学思想史我们不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宗教去崇拜,而是要从马克思所探究的实际问题出发去认识其科学性,进行继承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学术争鸣,重视文献批判。

一、《资本论》第一至五篇的逻辑线索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运用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同层次在第一篇中,马克思研究了最抽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般意义上介绍了商品二因素、生产领域的劳动二重性、交换领域的价值形式发展,并且以商品拜物教揭示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历史性。在第二篇中,马克思聚焦于资本主义条件下考察了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和逻辑,这是承上启下篇章。第三篇,马克思考察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马克思在第五章总体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在第四篇中开始考察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马克思在第十章总体上介绍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即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为了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接着在后三章中从经济史和思想史的角度叙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尤以第十三章为一部资本主义经济学简史

二、关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综合理解

关于“生产劳动”问题,学界长期讨论而未能形成共识。丁老师指出,可以几个层次加以理解生产使用价值的一般劳动过程,生产交换价值的商品生产过程,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要理解这几个层次的劳动的差别,首先要明确何为“抽象劳动”的历史性。丁老师认为,“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在商品交换中实际发生的行为,在非商品生产中就不存在了。

首先,马克思分析了生产劳动和总体工人的概念。在一般劳动过程层次,在分工协作和机器大工业的条件下,总体工人的出现超出了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体力劳动的界限,扩大了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的范围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层次,“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成为生产工人不是一种幸福,而是一种不幸。”斯密则认为,生产工人必须生产物质产品,马克思对此提出了批判。丁老师认为,教育医疗和精神生产等行业只是形式上从属于资本,其中的劳动并不都创造价值。

其次,马克思辩证地分析了两种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两种剩余价值生产是有区别的: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只要求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从属,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并将其集中起来进行生产;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需要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彻底的革命,劳动对资本形成实质从属。而另一方面,“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也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剩余价值都是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将工作日延长到超过必要劳动界限之外形成的。

随后,马克思分析了剩余价值起源问题各异的自然条件始终只提供剩余劳动的可能性而历史地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其外部强制性才使得剩余价值生产成为了现实。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脱离直接物质生产的人口会越来越多,如何支配剩余劳动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十分重要。马克思在本章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回避了剩余价值起源这一“爆炸性问题”这一问题,其平庸性从穆勒等“大思想家”的水平上就可以测量出来。

三、关于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的考察

劳动力价值是由平均工人所需的生活资料决定的,其数量相对稳定但是价值可变。此外,劳动力的教育费用、自然差别也会影响到劳动力价值。在假设劳动力价格不低于劳动力价值的条件下,马克思考察了工作日、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力的组合变化如何影响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相对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工作日的长度和劳动强度不变 ,劳动生产力可变。一定长度的工作日总表现为相同的价值产品,剩余价值量的变化是以劳动生产力的变化所引起的劳动力价值的变动为前提的,二者成反比丁老师结合鼓励大家进一步思考“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成正比还是成反比的问题。尽管劳动生产力提高引起了劳动力价值下降,但是工人获得的生活资料数量可能增加,尽管其与资产阶级的生活状况差距日益悬殊。高老师指出,可以考虑以配给制的方法直接增加人民群众的消费资料数量,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2、工作日和劳动生产力不变,劳动强度可变。提高劳动强度,单个产品的价值保持不变,产品的数量增加从而价格总额增大,这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提高劳动强度需要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消耗,这就需要更多的生活资料从而增加了劳动力价值。但是,劳动力价格提高可能并不能补偿劳动力加速损耗。高老师指出,个别企业提高劳动强度时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一个行业普遍提高劳动强度时就出现了新的普遍的社会正常劳动强度,超额剩余价值消失。

3、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不变,工作日可变。劳动力价值按其绝对量来说不变,但是工作日缩短往往伴随着劳动生产力或者劳动强度变化;而工作日绝对延长造成的劳动损耗在超过劳动力正常再生产的界限后无法用增加报酬来补偿过劳死等现象说明加班费不是过度加班的护身符

4、劳动的持续时间、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同时变化。在第一种情况下,劳动生产力降低的损失可以由延长工作日来补偿,从而剩余价值的比例和绝对量都可能增加。在第二种情况下,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力提高降低了必要劳动时间,为丰富工人的生活条件和增加社会积累创造了条件。此外,劳动的普遍化也有利于实现上述效果,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的自由时间以劳动群众过度劳动为基础。

四、计算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辛苦新闻中心的同学看看那种可以复制到推文制作界面就采用哪种吧)

马克思以下列公式表示剩余价值率:


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则以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第二组公式造成了两个假象。一是低估了劳动剥削程度似乎剩余价值率决不能达到100%,但是现实可能达到200%以上。二是掩盖了资本主义关系的特殊性质。“把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表现为价值产品的两部分掩盖了可变资本与活劳动力的交换,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工人与产品的分离”的资本主义特性,造成了资本家与工人按照产品的不同的形成要素的比例来分配产品的“协同假象”。最后,马克思总结说,资本自行增殖的秘密在于对他人无酬劳动的支配权。

读书会末尾,两位老师推荐同学们阅读孙冶方、于光远、肖灼基、程恩富、卢森贝等名家著作,鼓励大家形成独立的见解并且尝试撰写理论文章,以写促读。通过丁老师提纲挈领的纲要介绍和高老师生动细致的文本解读,同学们先是从《资本论》第一卷整体结构出发把书“读薄”又聚焦剩余价值生产把书“读厚”大大深化了对《资本论》第一至五篇的理解,收获颇丰。

图文:陈柳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