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八点半,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读书会第八次读书活动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均苑3幢521室举办。本次读书会主题为“马克思论相对剩余价值”,阅读文本为《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十一、十二章,由我院刘召峰教授领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刘志鹏同学、曲阜师范大学宋文静同学、自由撰稿人季立东参与引读,线上、线下百余名师生同步参与此次读书会。
一、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剩余价值生产的方式
刘志鹏首先指出,第十章在最一般的意义上介绍了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和生产过程,该篇章需要注意的是要理解“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所表达的不同社会关系,前者是资本家之间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关系,后者则是资本家阶级作为一个总体对作为总体的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在此基础上,刘老师进一步指出,在资本家群体中个别资本家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在社会创造的全部新价值中,资本家获得了更高的新价值的比例,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
接下来,刘老师就刘志鹏“超额剩余价值生产向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转化”错误表述进行了批判。刘老师指出,超额剩余价值是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因而是部分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表现为超额利润)。相对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生产的相对方式,不是一种剩余价值,也不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而不能说超额剩余价值转化为相对剩余价值。正确的表述应当是:资本家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竞相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会导致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会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刘老师进一步揭示了超额剩余价值的秘密。当个别劳动生产率等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时,该资本家的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被该资本家占有。当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时,“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资本家占有了其他资本家的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说明,剩余价值总量在不同的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劳动生产率低者分配的少,劳动生产率高者分配的多。超额剩余价值是不同的资本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不是某个资本家和某一群劳动者的关系,而是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关系。雇佣工人不仅仅受到雇佣他的资本家的剥削,其创造的剩余价值还有被其他资本家侵占的可能。
二、协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
宋文静首先从研究方法、研究次序和研究内容上对第十一章做出了说明。在研究方法上,马克思运用了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科学研究方法,在逻辑上所展开的各个阶段,表现了从初期工场手工业(单纯协作经营)—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这一生产社会化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历史各个阶段。在研究次序上,马克思先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出发点——“协作一般”作了一般性论述,主要指出了协作劳动的优越性。之后,马克思才对协作劳动的社会历史形式,也就是协作的资本主义形式进行论述。在研究内容上,本章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协作的优越性、资本主义协作的生产条件、资本主义协作的特点以及资本主义管理的二重性和专制性、资本的生产力。
接下来,宋文静从三方面解读了第十一章。首先,宋文静分析了简单协作的优越性。简单协作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协作使个别工人的劳动取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协作在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上引起革命——“生产资料的节约”(规模经济);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还创造了集体力。接下来,宋文静分析了资本主义协作的生产条件和资本主义的管理。生产资料之于雇佣劳动的独立化成为资本的“存在前提”,用于购买雇佣劳动与生产资料的“最低限额的单个资本”是资本主义协作产生的物质条件,显然也是由小业主蜕变成资本家的前提。资本家的管理是产生于社会劳动过程、从属于社会劳动过程并剥削社会劳动过程的资本的特殊职能。资本主义的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剥削劳动力并实现更多的剩余价值。宋文静指出,资本主义的管理在内容上具有二重性,在形式上具有专制性。资本主义的管理内容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是因为生产过程本身具有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二重性。对于价值增殖过程来说,它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管理在形式上必然是专制的。这种专制也发展了其特有的形式:以监督工作为专职的经理和监工。最后,宋文静分析了协作带来的生产力。由协作发挥出来的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由协作引起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似乎是资本本身所具有的天然属性,因而由协作创造出来的生产力和利润归资本家似乎就是理所应当的。
最后,刘老师结合文本内容对资本主义的管理做了补充说明。刘老师指出,协作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只要有协作就要有管理,资本主义的管理具有二重性,“资本主义的管理就其内容来说是二重的,——因为它所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其中,作为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资本家的管理不仅是一种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并属于社会劳动过程的特殊职能,它同时也是剥削一种社会劳动过程的职能,因而也是由剥削者和他所剥削的原料之间不可避免的对抗决定的。”
三、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带来分化
季立东认为,第十二章可以从如下逻辑来理解。第一节主要介绍了工场手工业的起源。工场手工业以两种方式产生:一是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工人在同一个资本家的指挥下联合在一个工场里,产品必须经过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后制成;二是许多从事同一个或同一类工作的手工业者,同时在同一个工场里为同一个资本所雇用。马克思在第二、三节中考察了构成工场手工业的简单要素——局部工人及其工具、工场手工业的全貌。构成工场手工业活机构的结合总体工人,是由片面的局部工人组成的。工场手工业有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有时交错在一起,但仍然是两个本质上不同的类别。这种二重性起源于制品本身的性质。工场手工业的分工不仅使社会总体工人的不同质的器官简单化和多样化,而且也为这些器官的数量大小,即为从事每种专门职能的工人小组的相对人数或相对量,创立了数学上固定的比例,这就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第四节介绍了工场手工业分工和构成一切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的社会分工之间的关系。整个社会内部的分工,不论是否以商品交换为中介,是各种经济的社会形态所共有的,而工场手工业分工却完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特创造。第五节主要谈到了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由于分工,劳动生产力提高了,一定劳动量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原料数量也就按比例增大。因此,单个资本家手中的资本最低限额越来越增大,或者说,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资本,这是由工场手工业的技术性质产生的一个规律。
刘老师对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做了补充说明,指出:马克思在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与社会分工中特别强调了个别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核心体现在:工人的生产力被资本家占有,并表现为资本家的生产力。
刘老师又进一步指出了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对工人阶级的分化。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分工所导致的分化,使得工人成为局部工人,成为片面的、只能获得畸形发展的个人,只有在社会结合中才能成为总体工人;而在劳动力的等级制度下,工人也被划分为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在工资上有差别。这些都体现了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对工人阶级的分化。
通过此次读书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资本家剥削的秘密和工场手工业的分工有了新的认识。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积极和老师交流、探讨,收获颇丰。
图文:崔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