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学术学科  学术研究  学术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术工作坊第二十二期顺利举办

编辑: 时间:2021年05月21日 访问次数:287

519日下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术工作坊第二十二期在紫金港西区马克思学院大楼107室举行。本次工作坊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郭树勇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全球治理观念的演变”学术报告。讲座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包大为研究员主持,我院章前明副教授为与谈人。

郭教授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全球治理观念的演变。首先,他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角度考察了全球治理的变迁。东方国家普遍复兴为全球治理准备了行为主体的保证;对于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和新式全球性危机的反思使得国际治理日益取代权力政治,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型国际政治的逻辑;到了二十世纪特别是二十一世纪,文明治理已上升为世界秩序之最迫切的课题,是解决全球治理赤字的关键所在。百年变局的历史,就是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开展的历史,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渐形成和人类共同文化加强构建的过程,是围绕全球治理观念交锋、主题转换的历史,就是全球治理的领导权转移的历史。

接着,郭教授分析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全球治理观念的演变及其规律。他认为,全球治理有“三波”理论:一战前到二战结束是第一波,二战结束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第二波,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是第三波。中国共产党的全球治理观也分为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211971年,这一时期是革命主义和独立自主方针指导下的全球治理观;第二个时期以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为起点,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8年,是改革开放和大融入理念下的全球治理观;第三个时期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责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全球治理观。他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全球治理观变迁的三点规律:一是国际治理原则始终结合党情、国情和世情,二是国际正义观始终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三是国际制度观和国际使命感不断拓展。世界观与时代观、实力变化、国际形势、大事件、领导人的看法等都是影响中国共产党全球治理观念变迁的因素。

然后,郭教授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全球治理的基本立场,即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建设性参与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以及合作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接下来,他美国政治家外交家战略界的重点言论和美国近期争夺全球治理领导权的举措两个方面阐述了美国在全球治理领导权问题上的对华竞争图谋。


最后,郭教授简要论及了新时代党的全球治理观念创新的思考。他通过西方学者的观点分析了中国从事新型全球治理观念创新的优势与劣势,指出中国共产党把握全球治理事业的历史主动性和规律是无比正确和高瞻远瞩的。全球治理的前途很大程度上系于全球政治范围内国际治理逻辑与权力政治逻辑、地缘政治逻辑的较量,也系于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全球治理的未来要么在中美竞争中以合作的形式共求全球治理,要么中美在激烈竞争中走向“新冷战”。我们必须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观念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和平、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与谈人章前明老师就全球治理的思想是否意味着与权力政治相对立、怎样理解中国提出的国际公平正义、在文明多元化的背景下怎样获得全球治理的价值共识等问题,与郭教授进行了认真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在场同学提出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是否完成了从嵌入到融入的变化,目前国际社会的背景下中国和美国是否难逃“修昔底德陷阱”,怎样看待大卫·哈维对西方国家的辩护等问题,郭教授一一作了详细的回应和解答。讲座持续了两个半小时,最后圆满结束。

新闻中心

图文:马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