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学术学科  学术研究  学术新闻

重温经典|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四)

编辑: 时间:2020年10月23日 访问次数:296

1021日晚,“《资本论》精读会”第四次读书活动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楼105举办,本次读书活动精读的篇章是《资本论》“第二版跋”、“法文版序言和跋”、“第三版序言”、“英文版序言”及第一章第一小节。我院丁堡骏教授和刘召峰教授读,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及其他院系学生近20人参与。

第二版跋”中,考夫曼对马克思的辩证法进行了高度总结和准确概括,具有非常高的学习价值。马克思从学习黑格尔到批判黑格尔,强调自己的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区别,这是马克思运用“逻辑与历史一致”方法的具体表现。丁老师辨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庸俗经济学两者本质差别,指出前者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后者将经济学界定为纯粹数理推导的学科,从而否定西方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前提,指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把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理解为贯穿始终、不可更改的存在,只是形而上学地理解辩证法,只有“对现存事务的肯定的理解”,而看不到“对现存事务否定的理解”,这与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有明显的界限。丁老师告诫同学们要学会把辩证法运用到自己的学术研究中,看到每一位学者研究的时代局限性,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刘老师对“第二版跋”最后一段做了解释,指出两个问题,一是现实生活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以永恒的观点来理解现实生活,是不符合实际的;二是人类社会发展是分阶段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规律,具有特殊性,因而也是历史的,是暂时的必然。

在“法文版序言和跋”中,马克思批判了“法国人总是急于追求结论”,这在我们今天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刘老师和丁老师强调要明白马克思所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虽然《资本论》前几章很难读,但为了获得真理也要坚持下去。“英文版序言”指出了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的论述与“三位一体”公式的根本区别,工人是先生产剩余价值,后被分割为利润、利息和地租。

针对《资本论》的序言和跋,丁老师认为马克思《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这篇文章可以补充为“俄文版序言和跋”,这对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马克思在面对俄国社会民粹派和自由派都借用《资本论》的观点进行理论论战时,对俄国当前的革命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明确指出俄国公社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这篇文章对当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商品章第一小节主要考察了商品的两个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马克思首先介绍了对商品使用价值进行研究的原因及内容,并逐步过渡到交换价值及价值这两个概念上,运用了从现象分析到本质的叙述方法,体现了其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刘老师针对 “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和“财富的物质的内容”两者的差别做了补充,指出这两者的差别也就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和“生产的物质内容”的差别,商品、产品资本、交换价值等就属于“社会形式”,这对于理解《资本论》具有根本性地位。

此外,刘老师批判了传统教科书中两处错误,一是将马克思主义定义成“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十分不恰当。马克思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上研究其上层建筑,马克思是在站在历史发展的基点上,得出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二是把“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理解为“物的使用价值是有用性”是错误的,应该是商品体本身是有用的,而不是商品体的有用性,两者有区别。

此次读书活动,同学们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进一步感受到《资本论》的理论魅力,在活动结束后积极和老师进行探讨交流、受益匪浅。

文字:马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