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第一期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马院新大楼107室顺利举办。本次读书会由我院丁堡骏教授、刘召峰教授领读,我院研究生及学校其他院系同学共计40余人参与。该系列读书会旨在带领大家领略《资本论》的理论魅力、理论内涵和理论力量。
一、对核心概念的解读
刘召峰教授首先以《资本论》的核心思想为切入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辨析了“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劳动产品与商品”、“金银与货币”、“生产资料与资本”、“纳税人与创税人”等重要但常被忽视的概念。对于“生产资料”和“资本”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刘老师还形象地解释了“生产资料需要通过转化才能成为资本”这一过程,并明确指出在未来阅读过程中会结合原著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讲解。
二、对常见问题的解答
刘老师列举了一些关于阅读《资本论》的常见问题,如“我是理科生,为什么要学《资本论》”、“我的专业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什么要读《资本论》”。针对这两个问题,刘老师强调作为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的《资本论》,不仅有丰富的“文科”知识,还有先进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能解答我们在学习、科研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指引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而且我国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也是对马克思推崇备至。关于“《资本论》太厚、太难,怎么读”的问题,刘老师强调读《资本论》要积少成多,不要有畏难情绪,书中最难懂的部分,会有老师领读,坚定了同学们研读《资本论》的信心。
丁堡骏教授补充到,精读会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家对《资本论》的兴趣,增进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尤其是理工科的同学们要重视起《资本论》的理论价值,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鼓励大家树立远大理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争取将来到社会上大有作为。
三、互动与讨论环节
在互动与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和两位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一位来自蓝田学院化工专业的本科生提出“对于读书过程中,只记住结论,但对于马克思论证的过程和思维方法还存在很多困惑”,刘老师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种解决办法。第一,要学会用书,要了解马克思的思路,除了资本论,还可以阅读马克思的传记、《资本论》创作史等;第二,要注意读书方法问题;第三,要学会自学,通过阅读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并广泛搜集资料,积极去解决问题;第四,学会向老师请教,学会吸收不同学派的内容。丁老师强调读书要有问题意识,要关注学术前沿,把理论界的争论带入到书本中去读,学会和真理斗争并最终能更加深刻地掌握真理。
一位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研究生提出“在读书过程中会有很多基础知识不明白,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丁老师结合自己多年前教女儿读《资本论》的经验,告诫我们读《资本论》不是只学习现成结论,更需要学习的是马克思的论证方法、逻辑思维。马克思耗尽大半生心血所著的《资本论》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伟大的思想精髓,所以真学、真懂、真信、真干马克思主义,就必须阅读《资本论》。丁老师还提出研究生更要有理论自觉,要认真读原著,只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有力驳斥社会上的反马克思主义和伪马克思主义。刘老师指出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提供现成结论的教育模式,但大多数人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经不起和别人辩论,而我们读《资本论》就需要不断追问,需要知道马克思是如何得出一系列结论的,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进行研究。
最后,两位老师推荐了一些《资本论》辅助性读本,如《〈资本论〉讲解》(俞明仁著),《〈资本论〉提要》(张薰华,洪远明著),《〈资本论〉解说》(陈征著),《〈资本论〉学习纲要》(王天义,王睿著),《〈资本论〉研读》( 胡世祯 著),《〈资本论〉百题论证》( 佐藤金三郎 著)等。
此次精读会,刘老师和丁老师用风趣通俗的语言,帮助同学们减轻了一些阅读时的畏难情绪,也为大家开阔了阅读思路,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两位老师对同学们关于《资本论》的学习中提出了一些期待,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以“学者”的心态来读书,将又红又专统一起来,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图片|郭子璇)
(文字|马甜甜 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