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18:30,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读书活动准时开始,我院丁堡骏教授、刘召峰教授领读。本次读书活动主要精读章节为《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一章《简单再生产》和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前三节,马克思主义学院二十余名师生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在开始第二十一章前,刘老师和丁老师首先强调了第七篇引言的重要性。刘老师认为,我们要学习马克思的抽象法。在第七篇的引言中,马克思运用抽象法,对资本的积累过程进行了纯粹的抽象,而将对剩余价值的分割问题放到了《资本论》第三卷之中,即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在把握本质后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对现象进行准确的说明,而非用现象解释现象。丁老师认为,我们在阅读引言时,应该思考马克思的叙述逻辑到底对不对以及为何是对的,并且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理解马克思的假设。
在精读完第七篇引言后,刘老师带领大家开始了第二十一章的阅读之旅。这一章的核心问题是劳动基金及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劳动基金在一切经济的社会形态中都存在,但是“可变资本不过是工人为维持和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基金或劳动基金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的表现形式”,即是说,劳动基金只有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才表现为自愿的形式、自由的形式以及工资的形式。除了劳动基金,马克思还再次强调了是工人养活资本家而不是资本家养活工人。在简单再生产中,“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的分离,客观条件主观劳动力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事实上的基础或起点。”这种分离本身使劳动力转换为商品。在这种分离的情况下,工人的独立性不过是一种假象。劳动者不断的被作为雇佣劳动者而生产出来。工人的消费也有了生产消费与非生产消费之分。刘老师将这种关于生产消费与非生产消费的区分与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相类比,以便大家更好的理解资本主义条件下关于生产、非生产的区分都要围绕着剩余价值生产而展开。在第二十一章的最后一段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做了精彩的总结,即“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在联系中加以考察,或作为再生产过程加以考察时,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
第二十二章的核心问题正如其标题所显现的那样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在第一节中,马克思同样通过标题揭示了该节的核心问题是“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即“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占有规律或私有权规律,通过它本身的、内在的、不可避免的辩证法转变为自己的直接对立物。”这种转换的完成伴随着劳动力与资本家的“等价交换”。因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等价交换的形式并不妨碍资本家个人财富的增加以及贫富分化的加剧。在形式上,劳动力不断买卖,在内容上则是资本家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他们的已经对象化的劳动的一部分,从而不断换取更大量的他人的活劳动。因为这种占有规律,“一部分人<工人>每年通过新的劳动获得新的分配权,另一部分人<资本家>则通过最初劳动已经预先取得了永久的分配权。” 工人必须不断的劳动才能获得工资,而资本家则只需要依赖这种占有规律就能永久的占有剩余价值。伴随着这种转换的完成,即伴随着劳动力成为商品,商品生产也被普遍化了,商品生产被强加于整个社会,成为整个社会的生产形式。
在第二节中,马克思批判了斯密教条,即认为剩余价值全部转化为可变资本。刘老师提醒大家注意“剩余价值和原预付价值一样,分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第三节中,刘老师则强调了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不一定都表现为资本积累这一核心观点。马克思在第三节中讽刺了所谓“节欲论”,刻画了资本家的可笑嘴脸以及古典资本家与现代资本家的区别。但同时也因为资本主义生产为更高级的社会形式建立了现实基础而对资本主义生产予以了肯定。刘老师特别强调,更高级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全面而自由发展”而非“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为只有全面的发展才导致自由,片面的发展只能带来畸形。更为重要的是,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在极不相同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均存在,但只有工人的生产资料以资本形式同工人自己相对立的情况下,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才会表现为资本积累。
本次读书活动的尾声同样也宣告本学期《资本论》读书会已至尾声。期待读书会在紫金港校区不断壮大,开启新旅程!
图片:王珊
文字: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