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学术学科  学术研究  学术新闻

云读书|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精读会纪要(十五)

编辑: 时间:2020年06月04日 访问次数:537

6月2日晚六点半,新一期的《资本论》读书会如约相聚线上。二十余名师生,在刘召峰老师和丁堡骏老师的领读下,共同走进马克思《资本论》的话语世界。本次读书会着重领悟《资本论》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第六篇《工资》的理论内涵。

在第五篇中,马克思从质和量的角度,对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进行了深入分析,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家无限度追求剩余价值,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的实质。就质的方面来看,在第十四章中,马克思对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历史背景、概念内涵、相互关系及具体影响进行了细腻刻画,并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错误的商品价值归因进行了逻辑严密地批驳;就量的方面来看,在第十五章中,马克思从工作日的长度、正常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力三个因素的多元组合中,探求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相对量的变化在第十六章中,介绍了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以真实的例证分析有力地揭开了资本自行增殖的神秘面纱,昭示了资本源于对劳动者无酬劳动的支配权的实质。在第六篇中,马克思从劳动力的价值转化为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和工资的国民差异四个部分出发,透过资产阶级社会表面上的工人工资表现为劳动价格的外部表象,剖析出了工资的劳动价值假象下的劳动力价值本质。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刘老师对理论难点、重要段落、学术分歧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解读。

一、对理论难点的解读

正如在自然机体中头和手组成一体一样,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后来它们分离开来,直到处于敌对的对立状态。”刘老师讲解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也是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对立,并逐渐演化出了阶级的对立。“作为资本关系的基础和起点的现有的劳动生产率,不是自然的恩惠,而是几十万年历史的恩惠。”刘老师指出,劳动生产率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提高的,正是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才产生了剩余价值,并逐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诞生。“但是,他的剩余产品无论如何不是来自人类劳动的某种天生的神秘性质。”刘老师讲到,这句话涉及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神秘性,自然条件只能说明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无法说明剩余产品的来源。

 “因此可以懂得,为什么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转化为工资形式,即转化为劳动本身的价值和价格,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刘老师讲解到,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表现为价值和价格的形式掩盖了现实关系,显示了它的反面。“工人和资本家的一切法的观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切神秘性,这一生产方式所产生的一切自由幻觉,庸俗经济的一切辩护遁词,都是以这个表现形式为依据的。”刘老师指出,褪去这个虚假的表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不再神秘,对这句话的理解需要把握工资表现形式、庸俗经济学辩护形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深入思考。

二、对重要段落的解读

如果工人需要用他的全部时间来维持他自己和他的家庭所必须的生活资料,那么他就没有时间来无偿地为第三者劳动。没有一定程度的劳动生产率……不可能有大占有者阶级。”刘老师讲解到,马克思在这里强调了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劳动生产率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产生了进行剥削的前提条件。“在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力一定的情况下,劳动在一切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之间分配得越平均,一个社会阶层把劳动的自然必然性从自身上解脱下来转嫁给另一个社会阶层的可能性越小……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个阶级享有自由时间,是由于群众的全部生活时间都转化为劳动时间了。”刘老师指出,这段话涉及到劳动时间、自由时间与阶级分化的问题。被统治阶级的大部分时间为劳动时间,而统治阶级的大部分时间则为自由时间。在资本主义社会,被统治阶级将自己的全部生活时间转化为劳动时间,实际上是历史发展的牺牲者。对于该问题,可以结合阶级分化与人的发展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因此,资本不仅像亚·斯密所说的那样,是对劳动的支配权。按其本质来说,它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资本自行增殖的秘密归结为资本对别人的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的支配权。”刘老师指出,资本自行增殖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假象,其实质是资本支配无酬劳动,是资本家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总之,就”劳动的价值和价格而言……前者是直接地、自发地、作为流行的思维方式再现出来的,而后者只有科学才能揭示出来……只要古典政治经济学附着在资产阶级的皮上,它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刘老师讲解到,劳动的价值和价格只是工资的表现形式,而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当现象歪曲了本质时,需要用科学对其本质加以揭示。正是这种假象,造就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神秘性,而古典政治经济学基于其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也沦为了维护这种假象的辩护者。

三、对学术分歧的解读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界定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在学术界也存在着观点分歧。刘老师指出,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就这个问题进行过较为细致的阐述,同学们可以查阅《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进行深入探究。刘老师介绍了自己对于生产劳动的研究,他将生产劳动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生产劳动一般、生产商品的劳动和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内涵愈加丰富,范围不断缩小。刘老师认为,如何对不进行商品交换的公共性大型生产劳动进行合理计量,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他还提出合理减少非生产性劳动的比例,增加生产性劳动比例,更有利于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刘老师推荐了骆耕漠先生的《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一书,骆耕漠先生在该书中系统地研究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是该问题研究的集大成者。

丁老师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补充阐述。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界定问题,丁老师详细介绍了该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对学术动态进行了深入讲解。丁老师指出,该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引发了广泛的学术探讨。该问题涉及到了改革开放背景下,国民收入核算的界定标准。在当时的学界,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孙冶方先生为代表,认为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是生产劳动;第二种观点,以于光远先生为代表,认为一切能产生价值的劳动皆为生产劳动;第三种观点,以刘国光先生为代表,其观点介于第一二中观点之间。就具体章节把握方面,丁老师讲到,对于第十五章的阅读,可采用导言阅读加例证组合模式,前面是马克思关于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相对量的理论层面的分析,后面则是马克思用具体例证对前述理论的具体展开分析。丁老师认为,第十七章是一个重要章节,可以结合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来细致地进行精度。马克思与李嘉图观点区别的两个重要支撑点为:一是工资本质,二是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只有将《资本论》重要章节进行精度,才能深入把握马克思的思维逻辑,读出《资本论》巨著的立体感。

通过两位老师的细致讲解,与会师生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历史背景、概念内涵、相互关系及具体影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资本主义假象掩盖下的劳动力价值的工资实质,有了更加深入的领会;对资本家无限度追求剩余价值,将资产阶级的自由建立在对无产阶级的剩余劳动的残酷剥削的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两位老师在进行《资本论》文本解读的同时,注重启迪师生思悟,聚焦学术动态,进行学术延展,为《资本论》的当代研究不断注入时代生命力。

图片新闻中心 赵欣楠

文字鲁静静丨新闻中心 赵欣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