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学术学科  国际交流

英伦文化之旅——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暑期英国访学记(四)

编辑: 时间:2019年07月30日 访问次数:1536

访学牛津的第五日,阳光明媚,微风轻送,我们前往三百里外的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辗转于牛津和剑桥之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典雅庄重的校园历史印记,还有那种对真理与创新不懈追求的宝贵精神。这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难忘的阅历,一份永恒的记忆……

一、康河泛舟

初见剑桥,古老典雅的哥特式塔尖建筑与康河 (River Cam) 浑然一体。康河泛舟又名撑篙 (Punting) ,是饱览剑桥大学校园美景的独特方式。坐在浅浅的、伸手即能撩起水花的平底木船上,垂柳摇曳间,校园的建筑缓缓印入眼帘——数学桥 (Mathematical Bridge) 、叹息桥 (The Bridge of Sighs) 、圣约翰学院 (St John's College) 、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 ……每每经过一处著名的学院,撑船的帅气小哥都会为我们细细讲述有关这里的历史传奇和轶闻趣事。值得一提的是,康河泛舟活动是剑桥大学的学生负责承担运营的。因此,撑篙的舵手很多是剑桥大学的在校学生,伴随剑桥旅游的日渐兴盛,康河泛舟也成为了剑桥学子们勤工俭学以筹集学资的一种方式。

泛舟于康河之上

穿行于康河之上,感受诗人徐志摩的康桥回忆。河岸上游弋的鲜花,河中不时游过的天鹅、鸭子、鸳鸯,绿野树荫下三三两两的读书人,游观此情此景,激起了我们对徐志摩先生的缅怀。船上的我们不约而同地吟诵起那首《再别康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诚然,“康河的柔波”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泛舟结束后,我们一同来到了康河岸边徐志摩的纪念石旁,体悟诗人徐志摩笔下之作品被阅读、被收藏、被代代相传的独特魅力。

徐志摩诗碑

二、漫步剑桥

康河泛舟结束后,我们参观了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作为剑桥大学最有名的学院之一,国王学院的历史十分悠久,它于1441年由当时的英国国王亨利六世设立创建,因而得名“国王”学院。为显示国王的财力,学院创建之初就追求宏伟壮观的建筑风格,以国王学院礼拜堂最为突出,其耸入云霄的尖塔和恢弘的哥特建筑风格已经成为整个剑桥市的标志和荣耀。

马院学子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合影

漫步途中,我们观看了剑桥非常著名的“蚱蜢钟”。“蚱蜢钟”原名“圣体钟”,之所以称其为“蚱蜢钟”,是因为在这座直径达1.2米的全镀金圆盘计时器上端,有一只十分逼真的巨大蚱蜢。它每分钟的第一秒张开嘴,最后一秒闭上,意为吞噬时间,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曾为其揭幕。这座钟的设计者为约翰·泰勒,其初衷是向18世纪首创蚱蜢擒纵系统的钟表匠哈里森致敬,而之所以称这座钟为“时间食客”,想告诉大家时间如洪水猛兽,一去不复返,务必要珍惜时间。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我们与世界相遇,我们与世界相蚀,我们必不辱使命,得以与众生相遇。”一个人的一生,总是非常短暂和脆弱,容易被时间侵蚀;而一所大学,则可以帮助人们完成认识世界、探索自身的全部征程。

圣体钟(蚱蜢钟)

之后我们参观了著名的三一学院 (Trinity College),它拥有全剑桥大学中最优美的建筑与庭院。三一学院始建于1546年,由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创建,前身为1324年建立的米迦勒学院 (Michael House) 以及1317年建立的国王学堂。如今学院中所使用的钟楼可追溯至中世纪时期的国王学堂,是其中最古老的的建筑。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三、聆听讲座

参观完剑桥大学后,我们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24日,斯图尔特·怀特 (Prof. Stuart White) 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经济和政治主要建议:马克思主义、共和主义和‘真正的乌托邦’”的精彩讲座。怀特教授拥有牛津大学哲学、政治和经济学学士学位和政治学硕士学位,并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和政治民主问题方面颇有建树。本次讲座正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怀特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拓宽了我们的理论视野,让我们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怀特教授

25日,我们聆听了尼克·霍斯教授 (Prof. Nick Hawes) 关于“何为人工智能”的精彩讲座。近些年,人工智能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讨论的热点话题,无论是科技领域还是人文领域,对人工智能问题进行讨论都成为一种时尚。能够在牛津大学倾听学术大咖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与思考,对我们而言实为一件幸事。霍斯教授从生动的案例入手,向我们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生产、交通、医疗和教育等多个领域的精妙应用,以及如何理性运用AI的规范问题。

霍斯教授

带着对人工智能意犹未尽的思考,我们又享受了罗杰斯教授(Prof. Rogers)题为“数字时代与人类的未来”的讲座。罗杰斯教授首先简述了1819世纪机械计算装置的演化对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接着重点阐释了20世纪至今以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发展轨迹。相较前两世纪而言,如今的技术发展显示出明显的社会智能和创新性特征,这些特征将会给人类的未来带来更为深刻的变革。罗杰斯教授的观点发人深省,这也不禁令我们深刻感受到,随着数字时代的向前发展,技术与生活的融合将会更加紧密和人性化。同时我们也坚信,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技术与人相对立的问题也终将解决。

罗杰斯教授

英国的纬度较高,天亮很早,天黑很迟。自抵达英国以来,同学们每日都在充实与忙碌中度过,虽然有些许疲劳却能满载而归。将近10点夜幕悄悄降临,幕鼓声中一日结束了,晨钟响起又会是值得期待的一天。

(图片访学团)

(文字韩伟  刘振营  张帅  朱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