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5日下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论坛第八期在西溪校区教学主楼1125室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王雪楠老师作题为“将历史逻辑融入思政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学举隅”的讲座。活动由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召峰副教授主持,近十余名师生参与。
王雪楠老师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为师生分享教学选题、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互动设计。谈及当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工作时,王老师深刻感受到“教”与“学”之间的隔膜。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大纲统一、专业匹配度低等问题的存在降低了教师备课兴趣;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常识不足、缺乏兴趣使其缺乏听课兴趣。
对此,王老师分享了她的备课经验,包括用内容差异提高兴趣、以改革为主线对接现实政治、让师生共同完成完整授课等。王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授课框架和创新安排,针对学生对苏联改革历史的陌生,王老师以1930年代中国人为何羡慕苏联、1953年后苏联改革重点与困境这两个问题入手谈中国社会主义思潮中的对俄认识;针对我国的改革实践,王老师通过列举有趣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王老师强调将课堂讨论与授课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历史串讲引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并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等设计讨论问题,真正实现互动性教学。在课程作业的安排上,王老师采取小组合作完成论文的方式。论文的主题源于课堂教学内容,并需要附上内部分工和查重报告。这一安排不仅提高了本科生课程论文的质量,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提问环节,王雪楠老师围绕着思政课教学重点、本科生与研究生授课差异等问题与大家深入交流。
马院新闻中心
(文字|图片 李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