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4日下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本论》与当代读书会第四讲在西溪校区举行。本次读书会主要涉及《资本论》第三卷第二十一章至二十四章的一些难点,并对第四篇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梳理巩固。读书会的主讲老师——卢江副教授与数名硕士和博士同学,在图书馆门口的云杉树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卢江老师就其所在进行的研究开篇,提醒同学注意区分“作为资本的货币”与“作为货币的货币”两者在流通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并启发学生结合中国现实,思考当下的一些经济问题。例如,为什么商店里的蔬菜价格稳高不下,作为生产者的农民收入却仍然微薄?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的商人资本,它虽然加快了生产者的资金周转,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否真的有利?货币作为一种价值符号,对经济的长远发展,是否真的必要,货币是否也带有一些价值倾向性?
此外,卢江老师向同学介绍了一些对《资本论》研究较为透彻的学者,并推荐了一些可供阅读的书目,希望同学们更好地对其进行理解思考。当然,老师还强调,阅读经典并不是死记硬背,其目的在于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在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进行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更好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资本论》并没有因时代的改变而失去价值与活力,反而成为了我们思考当下的重要工具。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如何更好地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处理好诸多的经济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文|陈婧洁)